[发明专利]电火花阵列孔的柔性成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79831.0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6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崔洋;卜庆奎;齐东昱;李亚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1/00 | 分类号: | 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火花 阵列 柔性 成组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电火花阵列孔的柔性成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新式电极装夹装置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组装新式电极装夹装置;
所述的新式电极装夹装置包括上底座(1)、下底座(2)、纵向位移燕尾部件(3)、横向位移燕尾部件(4)、传动连接结构(5)、电极架(6)及其他辅助零部件;
所述的上底座(1)外轮廓为长方体,其固定在设备主轴上无法单独移动、转动,用于将设备主轴的位移准确物理传递至下方电极装夹装置;
所述的下底座(2)为首层连接及传动结构,共四个,外轮廓为长方体,四处下底座(2)的距离按照实际加工产品上阵列孔区域的间距确定,彼此偏差值需小于调整行程值,其上端面与上底座(1)的下端面贴合并固定连接,下底座(2)下端面为纵向凸形燕尾结构,其中,纵向为上底座(1)宽度方向,用于与纵向位移燕尾部件(3)上端面的纵向凹形燕尾结构装配连接,形成的纵向燕尾传动结构内部设置通用机械丝杠传动结构,并安装旋转丝杠用于配合纵向燕尾传动结构,用于在下底座(2)不动的情况下调整下方纵向位移燕尾部件(3)的纵向位移,在纵向位移燕尾部件(3)内部安装锁紧止动销,用于在纵向位移燕尾部件(3)移动到正确位置后,拧紧止动销,锁紧纵向位移燕尾部件(3)位置;
所述的纵向位移燕尾部件(3)共设4个,其上端面为纵向凹形燕尾结构,与下底座(2)下端面的纵向凸形燕尾结构机械装配连接,其下端面为横向凸形燕尾结构,其中横向为上底座(1)长度方向,横向凸形燕尾结构与四个横向位移燕尾部件(4)上端面的横向凹形燕尾结构装配连接,形成的横向燕尾传动结构内部设置通用机械丝杠传动结构,并安装旋转丝杠用于配合横向燕尾传动结构,用于在纵向位移燕尾部件(3)不动的情况下调整下方横向位移燕尾部件(4)的横向位移,横向位移燕尾部件(4)内部安装锁紧止动销,用于在横向位移燕尾部件(4)移动到正确位置后,拧紧止动销,锁紧横向位移燕尾部件(4)位移;通过两组相互垂直的燕尾结构,实现了整个电极装夹装置的双向自由移动和位置固定;
所述的横向位移燕尾部件(4)下端面连接紧固四个独立的传动连接结构(5),传动连接结构(5)下端面为定位面,下端面外轮廓设两处固定带孔耳片,用于通过耳片孔与电极架(6)紧固;
所述的四个电极架(6)为矩形结构,其内部与电极金属接触紧固连接,导电性能良好,其上端面设置两处固定带孔耳片,通过耳片上的孔将电极架(6)固定连接在传动连接结构(5)上,传动连接结构(5)下端面与电极架(6)上端面贴合,电极架(6)安装完成后电极位置水平;
第二步,将组装好并安装好四个电极的上述新式电极装夹装置连接到数控电火花加工设备主轴上,通过操作设备主轴将新式电极装夹装置移动到待加工零件上方;
第三步,微调设备主轴使位于最前端的电极对准第一个加工区域,并使四个电极与待加工零件表面贴合;
第四步,固定设备主轴不移动,通过调整其他三组纵向位移燕尾部件(3)和横向位移燕尾部件(4)内的旋转丝杠,带动相应的电极架(6)移动,使得各电极外轮廓与相应加工区域位置重合,位置确定后,拧紧限位销,使四处电极的加工位置全部固定;
第五步,运行电火花加工程序,利用四处电极同时加工四个区域,完成多区域的同步加工;
第六步,重复第二步至第五步,直至所有待加工区域全部加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阵列孔的柔性成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底座(1)宽度约为1.5倍电极宽度,长度约为1.3倍加工区域总长度,高度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阵列孔的柔性成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座(2)的长向、宽向以能够满足与上底座(1)螺栓连接排钉,约为产品加工区域宽度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阵列孔的柔性成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座(2)、纵向位移燕尾部件(3)和横向位移燕尾部件(4)形成的横向、纵向两套燕尾结构可以自由调整电极的横向、纵向位置并进行固定,单向行程为8cm~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阵列孔的柔性成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连接结构(5)下端面平面度0.1mm,组装完成后其水平度偏差不超过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98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