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Keepalive双机热备的数据备份方法及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81404.6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9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慧琴;吴泽奇;叶铿;蔡文生;张常华;朱正辉;赵定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谭启斌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keepalive 双机 数据 备份 方法 服务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eepalive双机热备的数据备份方法及服务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判断当前设备是否具备主机特征,若是,则执行S2,若否,则执行S3;S2:判断是否需要从备机切换为主机,若否,则间隔预设时间返回S1,若是,则驱使主机从内存中获取数据库,并且驱使程序加载一次数据库;S3:定时拷贝主机的数据,同时监控主机的数据库变化情况;S4:判断双机热备是否关闭,若是,则结束程序,若否,则间隔预设时间返回S1。在本发明中,通过对当前设备的识别,并且驱使主机主动进行切换判断,同时连接数据库,进行数据加载,同时从机定时拷贝主机的数据,并监控主机的数据库变化情况,实现数据及时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更加人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备数据备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Keepalive双机热备的数据备份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存在的keepalived双机热备方法主要采用VRRP(Virtual Router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热备份协议以软件的方式实现Liunx服务器的多机热备功能。通过对主服务器VIP地址的物理接口、优先级、漂移IP地址及备用服务器路由名称、热备状态、优先级进行配置来实现,导致现有的双机热备系统普遍存在主机与备机配置复杂,难以形成多机热备的设置,并且在数据备份期间容易发生数据丢失以及主机与备机状态模糊不清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Keepalive双机热备的数据备份方法,其能解决现有的keepalived双机热备方法普遍存在配置复杂、数据备份期间容易发生数据丢失以及主机与备机状态模糊不清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Keepalive双机热备的数据备份服务器,其能解决现有的keepalived双机热备方法普遍存在配置复杂、数据备份期间容易发生数据丢失以及主机与备机状态模糊不清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Keepalive双机热备的数据备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当前设备是否具备主机特征,若是,则执行S2,若否,则执行S3;
S2:判断是否需要从备机切换为主机,若否,则间隔预设时间返回S1,若是,则驱使主机从内存中获取数据库,并且驱使程序加载一次数据库;
S3:定时拷贝主机的数据,同时监控主机的数据库变化情况;
S4:判断双机热备是否关闭,若是,则结束程序,若否,则间隔预设时间返回S1。
优选的,所述S1具体由以下步骤实现:
判断当前设备是否具有虚拟网卡以及获取到虚拟IP,若是,则将当前设备标记成主机,并执行S2,若否,则将当前设备标记备机,并执行S3。
优选的,所述S2具体由以下步骤实现:
S21:判断是否需要从备机切换为主机,若否,则间隔1秒返回S1,若是,则驱使主机从内存中获取数据库,并且驱使程序加载一次数据库,执行S22;
S22:将主机保存的状态同步推送至外界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S3具体由以下步骤实现:
S31:通过rsync命令定时拷贝主机数据库的数据以及中控工程文件到备机的本地内存,同时通过inotifywait命令监控主机的数据库变化情况;
S32:判断主机的数据库是否有数据变化,若是,则拷贝主机数据库的数据到备机的本地内存,若否,则返回S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1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