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企业大数据可视化建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81696.3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8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耿志强;胡凤霞;冯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博贝斯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4 | 分类号: | G06F16/34;G06F16/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树朋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昌平区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企业 数据 可视化 建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企业大数据可视化建模方法,包括:根据企业大数据的大数据模型规则,对企业大数据进行分集合类型矩阵化排列组合,获得企业规则数据集合类型矩阵集;根据企业规则数据集合类型矩阵集建立数据集合类型矩阵图标集;建立数据集合类型矩阵图标集与企业大数据模型参数的逻辑关联关系及逻辑关系图标,获得图标参数逻辑关联;根据图标参数逻辑关联,进行企业大数据可视化建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企业大数据可视化建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可视化建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企业大数据可视化建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大数据建模通常采用数据化模型创建,可视化程度不足;存在问题如下:如何对企业大数据进行排列组合、如何建立模型参数的逻辑关联关系及逻辑关系、如何进行企业大数据可视化建模等问题较为突出;以及如何根据企业规则数据建立数据与企业大数据关联关系、如何进使数据更适应企业数据类型特点并将数据建模的过程图形化可视化等仍需解决;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企业大数据可视化建模方法及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企业大数据可视化建模方法,包括:
S100,根据企业大数据的大数据模型规则,对企业大数据进行分集合类型矩阵化排列组合,获得企业规则数据集合类型矩阵集;
S200,根据企业规则数据集合类型矩阵集建立数据集合类型矩阵图标集;
S300,建立数据集合类型矩阵图标集与企业大数据模型参数的逻辑关联关系及逻辑关系图标,获得图标参数逻辑关联;
S400,根据图标参数逻辑关联,进行企业大数据可视化建模。
优选的,所述S100包括:
S101,建立企业大数据的大数据模型规则;
S102,根据企业大数据的大数据模型规则,对企业大数据进行集合规则整理,获得模型规则集合类型;
S103,将模型规则集合类型按照设定行列数排序,进行分集合类型矩阵化排列组合,获得企业规则数据集合类型矩阵集。
优选的,所述S200包括:
S201,根据企业规则数据集合类型矩阵集,提取数据集合类型描述;
S202,将数据集合类型描述通过语义分析进行数据集合类型机器识别,获得集合类型机器识别结果;
S203,根据集合类型机器识别结果调取识别结果对应矩阵图标,建立数据集合类型矩阵图标集。
优选的,所述S300包括:
S301,对比数据集合类型矩阵图标集中的矩阵图标功能与企业大数据模型参数功能;
S302,按照矩阵图标功能与模型参数功能,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匹配关联,获得图标参数功能匹配关联网;
S303,根据图标参数功能匹配关联网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企业大数据模型的逻辑关系图标,获得图标参数逻辑关联。
优选的,所述S400包括:
S401,根据图标参数逻辑关联,通过数据集合类型矩阵图标集中的数据集合类型矩阵图标调取企业大数据模型参数;
S402,根据企业大数据模型参数之间的逻辑关系,调取逻辑关系图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博贝斯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赛博贝斯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16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