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电致变色器件的方法及电致变色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81812.1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3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卢宽宽;文宏福;李天柱;汪永熙;吴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14 | 分类号: | G02F1/1514;G02F1/1516;G02F1/153;G02F1/157;G02F1/15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尹长斌 |
地址: | 5120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变色 器件 方法 | ||
1.一种制备电致变色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柔性基底上制备原始电致变色器件;
将所述原始电致变色器件从所述柔性基底上取下,得到待处理电致变色器件;
在光学玻璃的表面上制备ITO薄膜;
将所述待处理电致变色器件压附在所述光学玻璃的ITO薄膜上,得到制备好的电致变色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电致变色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萘二甲酯乙二醇酯或者聚二甲基硅氧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电致变色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光学玻璃的表面上制备ITO薄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热压法对所述光学玻璃进行处理,以使得所述光学玻璃和所述待处理电致变色器件的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备电致变色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处理电致变色器件压附在所述光学玻璃的ITO薄膜上,得到制备好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
将所述待处理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透明导电电极压附在一片所述光学玻璃的ITO薄膜上;
将所述待处理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透明导电电极压附在另一片所述光学玻璃的ITO薄膜上,得到制备好的电致变色器件;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电极位于所述待处理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透明导电电极位于所述待处理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电致变色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光学玻璃的表面上制备ITO薄膜,包括:
通过磁控溅射法在所述光学玻璃的表面上制备ITO薄膜。
6.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光学玻璃、第一透明导电电极、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第二透明导电电极和第二光学玻璃;
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玻璃上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电极接触的一面存在溅射的ITO薄膜;所述第二光学玻璃上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电极接触的一面存在溅射的ITO薄膜;
所述电致变色器件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面积大于1cm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形状为拱形或者半圆形,且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满足预定的曲率半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18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GITR抗体和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抗狂犬病毒的抗体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