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堆及电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83190.6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3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东;杨怀荣;杨朝宽;董晨超;李卫卫;周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西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2465;H01M8/2475;H01M8/0276;H01M8/0273;H01M8/0271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7 | 代理人: | 尹晓雪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堆及电堆系统,该电堆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层层叠放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多片液流电池单元;所述多片液流电池单元串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以及电堆侧面均为绝缘材料且被热熔接在一起;所述电堆侧面包括:所述多片液流电池单元叠合形成的外表面。本发明提供的电堆无需定期维护,且可靠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流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堆及电堆系统。
背景技术
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以及其自身的不稳定性、不连续特性对电网产生严重冲击,使大规模高效储能技术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在众多的储能技术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因其效率高、环境友好而发展迅速。目前,多个国家已相继建成kW~MW级的电化学储能系统,配套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在平滑输出、跟踪计划发电、平衡负荷和削峰填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液流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典型装置,具有效率高、循环寿命长、容量和功率可独立设计、响应快、安全性高、生命周期内性价比高等突出的优势,尤其适合于大规模储能。电堆是一种将多片液流电池串联在一起,并通过装配组合而成的更高一级的储能系统单元结构。
现有的电堆如图1所示,两端设有钢或铝制的金属端板,利用金属螺杆将两端的金属端板和多节液流电池串在一起,采用压滤机对整个电堆进行压紧并使用螺母配合螺杆实现紧固。其中,液流电池同样利用上述螺杆和螺母实现单体密封封装。
然而,现有的电堆需要对定期进行紧固维护,否则一旦螺母松动,电堆的紧固效果下降,将会导致液流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漏液,进而导致电堆内部短路,致使整个电堆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堆及电堆系统。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堆,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层层叠放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多片液流电池单元;所述多片液流电池单元串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以及电堆侧面均为绝缘材料且被热熔接在一起;所述电堆侧面包括:所述多片液流电池单元叠合形成的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以及所述电堆侧面均为相同材质的绝缘材料。
可选地,所述绝缘材料为PP材料。
可选地,单片的液流电池单元包括依次叠放的第一流场框、第一双极板、第一碳毡、第二流场框、离子传导膜、第二碳毡、第三流场框以及第二双极板;
其中,所述第一双极板嵌于所述第一流场框中间;所述离子传导膜嵌于所述第二流场框中间;所述第二双极板嵌于所述第三流场框中间;所述第二流场框与所述第一流场框、所述第三流场框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流场框、所述第二流场框以及所述第三流场框的尺寸相等且均由绝缘材料制成;
任意两个相邻叠放的液流电池单元中,一个液流电池单元的第三流场框以及第二双极板,为另一个液流电池单元的第一流场框以及第一双极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所述第一流场框、所述第二流场框以及所述第三流场框均在四角上设有位置对应的电解质溶液流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流场框以及所述第三流场框内部的电解质溶液流道所接通的电解质溶液流通孔,与所述第二流场框内部的电解质溶液流道所接通的电解质溶液流通孔位置相对。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集流板组合单元、第二集流板组合单元以及第三集流板组合单元;
所述第三集流板组合单元包括依次叠放的第三双极板、第一双极板框、以及集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西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西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3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