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反式两挡变倍光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84306.8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7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段晶;刘凯;谢梅林;郝伟;刘朝晖;李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2B13/00;G02B17/08;G02B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式 两挡变倍 光学系统 | ||
1.一种折反式两挡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成像系统(1)和投影镜组(2),所述投影镜组(2)正向放置或者反向放置在一次成像系统(1)的透射光路上,所述反向放置是将投影镜组(2)旋转180°放置在一次成像系统(1)的透射光路上;
所述投影镜组(2)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单片透镜组件(21)和双胶合透镜组件(22);
所述单片透镜组件(21)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投影镜(211)、第二投影镜(212)及第三投影镜(213);
所述第一投影镜(211)为一个正光焦度凸面朝向像方的弯月形透镜;
所述第二投影镜(212)为一个正光焦度凸面朝向物方的弯月形透镜;
所述第三投影镜(213)为一个负光焦度的双凹面透镜;
所述双胶合透镜组件(22)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胶合镜(221)、第二胶合镜(222)、第三胶合镜(223)及第四胶合镜(224);
所述第一胶合镜(221)具有负光焦度,其由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负透镜(2211)和第一正透镜(2212)胶合而成;所述第一负透镜(2211)为双凹面透镜;所述第一正透镜(2212)为双凸面透镜;
所述第二胶合镜(222)具有正光焦度,其由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二正透镜(2221)和第二负透镜(2222)胶合而成;所述第二正透镜(2221)为双凸面透镜;所述第二负透镜(2222)为凸面朝向像方的弯月形透镜;
所述第三胶合镜(223)具有正光焦度,其由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三负透镜(2231)和第三正透镜(2232)胶合而成;所述第三负透镜(2231)为双凹面透镜;所述第三正透镜(2232)为双凸面透镜;
所述第四胶合镜(224)具有正光焦度,其由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四正透镜(2241)和第四负透镜(2242)胶合而成;所述第四正透镜(2241)为双凸面透镜;所述第四负透镜(2242)为凸面朝向像方的弯月形透镜;
所述投影镜组(2)正向放置,与一次成像系统(1)组成短焦系统;或者,投影镜组(2)反向放置,与一次成像系统(1)组成长焦系统;投影镜组(2)通过连接旋转机构180°旋转,与一次成像系统(1)共同组成两挡变倍光学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反式两挡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焦系统的焦距是短焦系统焦距的2倍,所述短焦系统的焦距计算公式如下:
f短′=f1′×β1
式中,f短′为短焦系统的焦距,f1′为一次成像系统(1)的焦距,β1为投影镜组(2)正向放置时的垂轴放大率,y为投影镜组(2)正向放置时的物高,y′为投影镜组(2)正向放置时的像高;
所述长焦系统的焦距计算公式如下:
f长′=f1′×β2
式中,f长′为长焦系统焦距,β2为投影镜组(2)反向放置时的垂轴放大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反式两挡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成像系统(1)的焦距f1′为2121mm;
所述短焦系统的焦距为1500mm;
所述长焦系统的焦距为3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43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