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同时节流和压裂的流体控制阀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91373.2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6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肖晓华;韩硕;赵建国;王国荣;万敏;郑浩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4/00 | 分类号: | E21B34/00;E21B34/16;E21B43/26;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7 | 代理人: | 杨志廷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节流 流体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同时节流和压裂的流体控制阀控制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节流工况时,确定预设开度,地面终端传送通过光纤将开度信号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流体控制阀至指定开度,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反馈控制,需要改变流体控制阀开度时,重复上述步骤;压裂工况时,确定压裂位置,数据采集系统监测井下工程参数,并通过光纤传输至地面终端,根据地面终端传来压裂位置信号,调整管串至压裂位置,控制系统调整流体控制阀至压裂开度,进行压裂施工,压裂完成后,调整管串至节流位置,继续进行采油采气节流作业。本发明能够同时进行节流和压裂两种功能,提高了采油采气效率和压裂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及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节流和压裂的流体控制阀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飞速增长,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深层页岩气储层具有构造复杂、层理/微裂缝发育、靶体薄、岩石可钻性差等世界罕见复杂特征,导致压裂效果和非均衡排采现象极其严重。
现有流体控制阀控制次数和时长有限、控制开度无法精确控制的技术难题制约了深层页岩气经济长效开发,同时,井下流体控制阀缺少相对应的实验方法,来评估流体控制阀节流效果,且由于现有“单井万方水、千方砂”的大排量体积压裂技术,因其需要较高的压裂裂缝内净压克服地应力差异对裂缝扩展形态的控制、压裂规模和能量过高,致使深层页岩气体积压裂面临诸多新的难题。
对于可同时节流和压裂的流体控制阀的现有技术中,在公开号为CN106197959A的专利中,对流体控制阀的开关时间进行了实验,但是没有精确对流体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测量,导致无法准确评估节流效果。而在公开号为CN107542937A的专利中,对流体控制阀的振动进行检测,判断流体控制阀的节流状态,但是并没有对流体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测量。上述专利中,均没有提及压裂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同时节流和压裂的流体控制阀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了节流和压裂的效率,助力长水平井压裂增产改造、油气均衡排采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有效延长深层页岩储层生产周期和提高长水平井油气综合开采效益,为油气开采智能化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同时节流和压裂的流体控制阀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同时节流和压裂的流体控制阀存在的控制开度无法精确控制和压裂无法精准控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同时节流和压裂的流体控制阀控制方法,其包括节流工况控制方法和压裂工况控制方法;
所述节流工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储层参数评价,根据油气埋藏深度、储层厚度、地层倾角、热能参数、传热参数,确定流体控制阀所需要的节流预设开度;
S2:地面终端通过光纤将节流预设开度电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
S3:控制系统根据节流预设开度电信号控制动力装置提供动力并将流体控制阀的开度调整至节流预设开度:
S4:通过流体控制阀中的位移传感器采集流体控制阀的节流实际开度,并将节流实际开度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判断流体控制阀的节流实际开度是否达到节流预设开度,若是,流体控制阀继续进行节流作业,否则,控制系统调整流体控制阀的节流实际开度直至达到节流预设开度;
S5:当需要改变流体控制阀的节流开度时,重复步骤S1-S4;
所述压裂工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A1:储层参数评价,根据油气埋藏深度、储层厚度、地层倾角、热能参数、传热参数,确定压裂所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1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