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94095.6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2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水茂;贾西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N15/11;C12R1/63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伯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2 | 代理人: | 李金龙 |
地址: | 43002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o1 霍乱弧菌 引物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成本低、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相比于PCR检测,本申请的试剂成本不到市场荧光PCR法的二分之一,相比于霍乱弧菌分离与鉴定方法,精度更高,极大地降低了漏检率。本发明的试剂盒具有准确率高、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菌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霍乱弧菌是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短小呈逗点状,有单鞭毛、菌毛,部分有荚膜。共分为200多个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可引起霍乱。目前,霍乱弧菌的检测多以传统细菌培养方法为主,存在着检出率偏低,费时费力等缺点,PCR已用于病原菌的检测,由于众多PCR方法的性能差异很大,不同PCR的检测能力参差不齐,且需昂贵仪器设备,成本高,且只能在设置齐全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时间长;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的灵敏度接近或超过PCR,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实验方法,可肉眼观察判断结果,不依赖仪器设备就能实现现场快速检测,国内外还没有LAMP检测O1群霍乱弧菌研究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O1群霍乱弧菌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O1群霍乱弧菌,以适合霍乱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O1群霍乱弧菌,以适合霍乱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引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游外引物F3:5’-CATTACCATTATCCATGGCC-3’,SEQ ID NO:1;
下游外引物B3:5’-GGCAAGTGGAATTATTTTTACCTTA-3’,SEQ ID NO:2;
上游内引物FIP:
5’-AGCACTTTTGACGAATAATATCGGAGACTTTCTCTCTTTATTTGGCTC-3’,SEQ ID NO:3;
下游内引物BIP:
5’-TGCCTGAATTTACAGGCTTACGCGATCGCCAACCCAAGTTGG-3’,SEQ ID NO:4;
反向环引物LB:5’-ATCACCACAATATGCACACACA-3’,SEQ ID NO:5。
进一步的,所述上游外引物F3和下游外引物B3用于识别O1群霍乱弧菌特异性检测基因的靶序列。
进一步的,所述上游内引物FIP、下游内引物BIP和反向环引物LB用于扩增O1群霍乱弧菌特异性检测基因的靶序列。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试剂盒,包括:引物混合液,所述引物混合液包括上述的引物。
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应混合液、Bst酶、指示剂、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所述反应混合液包括:Tris-HCl、KCl、(NH4)2SO4、MgSO4、Triton-X 100和dNTPs;
所述Bst酶包括:Bst 2.0DNA Polymerase;
所述指示剂包括:Calcein、MnCl2和DMS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4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