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停炉阶段的锅炉顺序精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0699.7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1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雨;周献东;朱波;顾江峰;滕浩;曹洋;李佳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太仓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5/00 | 分类号: | F22B35/00;F22B37/56;F23J1/00;F23J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陶红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阶段 锅炉 顺序 精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停炉阶段的锅炉顺序精度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步骤一:在锅炉处于MFT状态下,判断锅炉是否存在运行的送风机,若否,则进入步骤二;若是,则对锅炉的相应风门进行第一层次的关闭,持续第一设定时长后,输出锅炉吹扫完成信号,进入步骤三;步骤二:判断锅炉是否存在运行的吸风机,若否,则对锅炉的相应风门进行第二层次的开启,持续第二设定时长后,输出锅炉吹扫完成信号,进入步骤三;若是,则停止运行的吸风机,同时执行于若否的操作,进入步骤三;步骤三:关闭锅炉的相应风门,执行锅炉的闷炉操作,直至锅炉闷炉结束,完成停炉阶段锅炉的顺序精度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停炉阶段的锅炉顺序精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锅炉的停运过程中,锅炉的吹扫、闷炉、泄压及放水步骤对于锅炉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就目前而言,执行锅炉的吹扫、闷炉、泄压及放水步骤通常是操作人员手动逐一实现,这样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锅炉的吹扫、闷炉、泄压及放水步骤操作量巨大,且操作精度极易被操作人员的水平所影响,存在操作人员操作不及时甚至出现误操作的情况,极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停炉阶段的锅炉顺序精度控制方法,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停炉阶段的锅炉顺序精度控制方法,通过对停炉阶段的锅炉进行精度智能控制,用以解决人工操作容易出现的操作不及时及误操作的情况,避免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停炉阶段的锅炉顺序精度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一:在锅炉处于MFT状态下,判断锅炉是否存在运行的送风机,若否,则进入步骤二;若是,则对锅炉的相应风门进行第一层次的关闭,持续第一设定时长后,输出锅炉吹扫完成信号,进入步骤三;
步骤二:判断锅炉是否存在运行的吸风机,若否,则对锅炉的相应风门进行第二层次的开启,持续第二设定时长后,输出锅炉吹扫完成信号,进入步骤三;若是,则停止运行的吸风机,同时执行于若否的操作,进入步骤三;
步骤三:关闭锅炉的相应风门,执行锅炉的闷炉操作,直至锅炉闷炉结束,完成停炉阶段锅炉的顺序精度控制。
可选的,其中,处于MFT状态下的锅炉在判断前,同时处于无锅炉吹扫完成信号的状态。
可选的,其中,送风机包括送风机A、送风机B;吸风机包括吸风机A、吸风机B。
可选的,在对锅炉的相应风门进行第一层次的关闭并持续第一设定时长后,此时判断送风机A是否运行,若否,则进入吸风机A是否运行的判断;若是,则判断送风机B是否运行,若否,则进入吸风机A是否运行的判断;若是,则将送风机A的动叶进行第三层次的关闭后停运送风机A,并进入吸风机A是否运行的判断;
判断吸风机A是否运行,若否,则进入送风机A是否运行的判断,若是,则判断吸风机B是否运行,若否,则进入送风机A是否运行的判断;若是,则将吸风机A的动叶进行第四层次的关闭后停运吸风机A,并进入送风机A是否运行的判断;
判断送风机A是否运行,若是,则停运送风机A,并进入吸风机A是否运行的判断;若否,则停运送风机B,并进入吸风机A是否运行的判断;
判断吸风机A是否运行,若是,则停运吸风机A,并执行步骤三所述步骤,结束流程;若否,则停运吸风机B,并执行步骤三所述步骤,结束流程。
可选的,所述第三层次、第四层次均为:将相应设备动叶的关闭速度设定为1%/s,且相应设备动叶的关闭程度每达到10%时,间隔预设时长,其中,相应设备具体为送风机及吸风机。
可选的,在锅炉处于MFT状态下,还包括锅炉泄压及放水过程的顺序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太仓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太仓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0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