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弧长测量尺及摩擦弧长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2684.4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7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帅忠全;陈鑫;刘坚;袁韬;金凯;刘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检验认证(常州)机车车辆配件检验站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M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慧;刘磊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测量 测量方法 | ||
1.一种摩擦弧长测量尺,用于测量制动盘(1)与制动闸片(2)相互摩擦而形成的摩擦弧长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向测量部(3)、第二横向测量部(4)和纵向测量部(5),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第二横向测量部(4)平行布置,所述纵向测量部(5)垂直于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用于测量所述制动闸片(2)在待测点处的所述摩擦弧的弦长,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用于测量所述制动盘(1)外缘的弦长,所述纵向测量部(5)用于测量第一距离和/或第二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与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的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在与其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制动盘(1)盘边缘交点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第二横向测量部(4)和纵向测量部(5)均具有刻度,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第二横向测量部(4)具有相同的中心线(6),所述中心线(6)垂直于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且相对于所述中心线(6),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第二横向测量部(4)上的刻度均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测量部(5)固定于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且沿所述中心线(6)设置,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上具有位于所述中心线(6)的固定部(43),所述固定部(43)与所述纵向测量部(5)活动连接,并且,所述固定部(43)与所述纵向测量部(5)之间相对距离可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3)与所述纵向测量部(5)平行设置,且所述固定部(43)设置有与所述纵向测量部(5)平行的纵向引导部(431),所述纵向测量部(5)上设置有固定组件(51),所述纵向测量部(5)通过所述固定组件(51)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43)上的所述纵向引导部(4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配合的多个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测量部(5)、固定部(43)、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第二横向测量部(4)中的一个或多个为透明材质,所述刻度包括刻度线和刻度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具有第一横向引导部(31),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具有第二横向引导部(41),所述第一横向引导部(31)上设置有第一横向定位组件(32),所述第二横向引导部(41)上设置有第二横向定位组件(42),所述第一横向定位组件(32)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横向引导部(31)与所述制动闸片(2),所述第二横向定位组件(42)用于定位所述第二横向引导部(41)与所述制动盘(1)外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定位组件(32)和所述第二横向定位组件(42)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以及与其配合的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检验认证(常州)机车车辆配件检验站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检验认证(常州)机车车辆配件检验站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26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