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运输机机身支撑起吊接头大载荷强度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5826.2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红;韩金辰;陈丽娟;韩志斌;邹秋芽;赵琦;苏智;姚湘明;赵轶;陈权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G01M13/00;B64F5/60 |
代理公司: | 贵州国防工业专利中心 52001 | 代理人: | 蔡丽华 |
地址: | 723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运输机 机身 支撑 起吊 接头 载荷 强度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大型运输机机身支撑起吊接头大载荷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架(1)、试验底座(2)、试验接头反模型(3)、固定架(4)、作动筒连接件(5)、作动筒(6)、可调节拉杆(7)、作动筒支撑架(8)、球头窝转接件(9)、固定架连接件(10)、U型连接件(11)、反模型接头连接件(12)、试验架连接件(13)及测量装置(14);其中,所述试验底座(2)通过所述试验架连接件(13)与所述试验架(1)的底架固联,所述试验接头反模型(3)固定在所述试验底座(2)上,所述试验接头反模型(3)用所述反模型接头连接件(12)将试验接头固联;所述固定架(4)通过所述固定架连接件(10)与所述试验架(1)的立柱固联,所述作动筒(6)通过所述作动筒连接件(5)与所述固定架(4)固联,所述球头窝转接件(9)与所述作动筒(6)的螺杆固联;球头窝转接件(9)与试验接头的球头安装孔共轴;所述测试装置(14)包括,A衬套(141)、B衬套(142)、TB座组合件(143)、应变片(144)及传感器(145)。所述A衬套(141)安装在所述球头窝转接件(9)的喇叭口内;所述B衬套(142)安装在试验接头球头座孔内;所述TB座组合件(143)安装在所述试验底座(2)的上表面平板上,位置符合TB座分布原则;所述应变片(144)贴在试验接头球头根部,与所述传感器(145)相连;可调节拉杆(7)一端与所述试验底座(2)端头耳座固联,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试验架(1)上的所述U型连接件(11)固联;作动筒支撑架(8)的底板固定在所述试验底座(2)上,上部凹陷平面支撑所述作动筒(6)的方头座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架(1)为框架式焊接件,两端对称设置4根立柱,每根立柱为两根[28槽钢背对背通过钢板焊接,钢板沿立柱400mm均布,其上设置有通孔,直径为31mm;通孔用于固联件的固联;试验架(1)的底架为方格架构,方格架构的每根横梁都是由两根[32槽钢背对背间距40mm构成,与试验架(1)两端的立柱焊接,方格架构的纵梁结构与横梁相同,与相邻横梁焊接,并设有若干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底座(2)为架构式焊接件,试验底座(2)的上、下连接板之间对称布置立柱,立柱采用槽钢,背对背布置,用钢板焊接,立柱外侧设有斜筋;下连接板形状、尺寸与所述试验架(1)底架相适应设计,下连接板上对称设置若干连接孔,用于与所述试验架(1)底架固联;上连接板上布置若干通孔,用于和各规格反模型接头连接件(12)的固联;所述试验底座(2)单侧对称布置U型接头,用于和所述可调节拉杆(7)的固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接头反模型(3)为箱式焊接件,其间布置有多处立筋,采用连续焊缝;试验接头反模型(3)的上部型面为数控型面,与试验接头型面吻合,型面上设置若干连接孔,连接孔为数控制造,用于和试验接头的连接,数控加工外形公差为±0.1mm,孔位公差为±0.05mm,焊后时效;所述试验接头反模型(3)的下部为平面钢板,其上设置若干通孔,其孔位与所述试验底座(2)上连接板上的通孔孔位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为框架式对称焊接件,框架的横梁与纵梁均采用[28槽钢背对背设置,用钢板焊接而成,中间区域设置U型接耳,U型接耳上布置有连接孔,作动筒(6)的单耳插入U型接耳后使用作动筒连接件(5)进行固联;所述固定架(4)长度尺寸与所述试验架(1)宽度尺寸协调设置;固定架(4)固定孔设置8个,其孔位与试验架(1)立柱上的固定孔位置协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筒连接件(5)材料为30CrMnSiA,热处理σb=1080±100MPa,表面处理为发蓝。其光杆部分与所述作动筒(6)的单耳上连接孔为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58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