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衡系统内碳源的厂网联调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7161.9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3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雪;安莹玉;蒋博峰;杜惟玮;王文恺;孙宛;林虹;崔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文雅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系统 碳源 厂网联 调控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平衡系统内碳源的厂网联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区域内各污水处理厂一段时间内的水质波动性特征数据,以判断各污水处理厂进水是否存在水质特征波动大且未添加碳源时对水厂运行产生较大影响的月份;
获取区域内各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长序列数据,叠加检测分析试验,计算各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组分构成,以获取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组分数据;
基于所获取的各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组分数据,构建各污水处理厂工艺模型并进行参数率定;
基于所构建的污水处理厂工艺模型判断在污水处理厂水质波动大的月份且未添加碳源的条件下,该水厂出水是否达标;若否,则获取将区域内其中一个水厂进水以5%-200%的比例调配至另一碳源不足水厂时,能够使碳源不足的水厂水质达标的调水水量和调水比例且评估在所确定的调水水量和调水比例下水厂运行风险,若无风险,则确定为最佳调水水量和调水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网联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区域内各污水处理厂一段时间内的水质波动性特征数据,包括:
结合水厂一段时间内的运行历史数据,获取各污水处理厂的COD、氨氮、TN、TP、N/C或P/C的水质参数逐月与年度水质日波动范围,以判断污水处理厂是否存在碳源波动大及N/C、P/C失衡的水质波动月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厂联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区域内各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长序列数据,叠加检测分析试验,计算各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组分构成,以获取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组分数据,包括:
结合水厂一段时间内的运行历史数据、水质多级过滤分级检测结果和水质平衡计算结果,得到各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的组分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厂联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水厂一段时间内的运行历史数据、水质多级过滤分级检测结果和水质平衡计算结果,得到各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的组分构成的步骤包括:
获取进水中的COD指标、BOD指标、TN指标、TP指标、碱度指标、pH值指标、TS指标以及进水Ca与Mg离子浓度指标的数据;
采用玻璃纤维滤膜对进水进行过滤,获取滤膜上TSS与VSS组分,并获取滤液中的COD指标、乙酸指标、BOD指标、氨氮指标、硝态氮指标、溶解性磷酸盐与溶解性硫指标数据;
絮凝过滤并获取滤液中的COD浓度;
最后获取二沉池出水的pH值指标、出水COD指标、出水TS指标和溶解性硫指标数据,并对连续测定结果的组分进行分析,得到进水中可快速降解COD、慢速降解COD、溶解性不可降解COD及颗粒态不可降解COD的组分含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厂联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所获取的进水水质组分数据,构建各污水处理厂工艺模型并进行参数率定;包括:
结合水厂实际构造的生化池和二沉池的池深、池长、水温、进水水质、溶解氧、曝气系统参数、排泥系统运行参数、回流系统运行参数以及该水厂的水质组分分析数据,构建该水厂工艺模型;
基于水厂一段时间内的历史运行数据及沿程和现场取样结果,完成多项生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模型校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厂联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将区域内其中一个水厂进水以5%-200%的比例调配至另一碳源不足水厂时,能够使碳源不足的水厂水质达标的调水水量和调水比例且评估在所确定的调水水量和调水比例下水厂运行风险,若无风险,则确定最佳调水水量和调水比例,包括:
获取在不同的进水分配比例条件下,碳源不足的水厂出水TN、TP的达标情况;
获取使碳源不足的水厂出水水质达标的进水分配比例条件下,碳源不足水厂中二沉池的耐受能力;
在碳源不足的水厂出水水质达标且对其二沉池影响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得到将区域内其中一个水厂进水调配至碳源不足的水厂的最佳进水分配比例和调水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71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数控机床
- 下一篇:一种耐温PP料及其在制备汽车高频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