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7528.7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0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付红;周化龙;鹿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B60R13/08;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俞晓梅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振降噪 装置 | ||
1.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包括降噪结构(1),降噪结构(1)包括发动机罩(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101)的上端面设有对接结构(2)和第一减振结构(3),对接结构(2)对第一减振结构(3)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减振结构(3)驱动发动机罩(101)的侧面与限位结构(4)连接,限位结构(4)连接第二减振结构(5);
所述第二减振结构(5)带动第一减振结构(3)与发动机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结构(5)包括安装座(503),安装座(503)上设有容纳腔(506);所述容纳腔(506)内部设有第一弹簧(504),第一弹簧(504)连接形状为T形结构的滑移件(505),滑移件(505)的l字型结构贯穿第一弹簧(504),滑移件(505)的一字型结构抵住第一弹簧(504)的一端;
所述滑移件(505)的l字型结构一端设有定位块(501),定位块(501)连接限位结构(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结构(3)包括对接套(303),对接套(303)滑动设于发动机罩(101)上;所述对接套(303)的底端设有防护罩(301),防护罩(301)与发动机罩(101)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302)和第二气囊(305),对接套(303)设于第一气囊(302)和第二气囊(30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套(401),限位套(401)设于发动机罩(101)的边缘处;所述定位块(501)卡合在限位套(401)内,定位块(501)上设有定位槽(502);所述限位套(401)上滑动设有限位柱(405),限位柱(405)呈T型结构;所述限位柱(405)的一端与定位槽(502)卡合,限位柱(405)的另一端设有活塞(404);所述活塞(404)与限位套(401)之间形成容纳空腔,容纳空腔内设有气管(4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101)的上端面设有对接结构(2),对接结构(2)包括旋钮(201),旋钮(201)上设有驱动轴(202),驱动轴(202)贯穿旋钮(201);所述旋钮(201)的下端设有导向杆(204)的一端,导向杆(20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簧(203)的弹性势能连接对接套(303);
所述对接套(303)上设有卡槽(304),驱动轴(202)卡合在卡槽(304)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03)上贯穿有安装槽(507),安装槽(507)与容纳腔(506)垂直设置;所述安装槽(507)设于容纳腔(506)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101)上固定设有吸音棉(103),吸音棉(103)设有防护罩(301)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401)上设有密封板(403),密封板(403)呈T型机构;所述密封板(403)设于发动机罩(101)也限位套(40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101)的两端对应位置对称设有限位结构(4)和第二减振结构(5);所述限位结构(4)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减振结构(5)包括第二减振结构A和第二减振结构B;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二减振结构A连接,第二限位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B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101)的呈n型,发动机罩(101)的拐角处设有加强筋(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75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