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链式半自动输弹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10065.X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0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马江飞;马浩;黄瑞刚;徐畅;张丽静;孙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黑龙江)专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9/04 | 分类号: | F41A9/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61042 黑龙江省齐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链式 半自动 输弹机 | ||
本发明属于武器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链式半自动输弹机,其包括链式输弹机、摆臂和支撑臂;支撑臂连接于摇架上,为摆臂提供安装平台且摆臂相对支撑臂转动;摆臂一端通过齿轮连接于支撑臂上,链式输弹机通过轴连接于摆臂另一端;摆臂系统转动过程中始终使输弹板中心线与炮膛中心线平行,保证摆臂运动到位后,输弹板中心线能够与炮膛中心线共线。当链式输弹机位于输弹中心线时,单向链伸出成为刚性杆,推动推弹板运动,完成输弹机的输弹任务;当弹丸输送到位后,伺服电机反向转动,将伸出的单向链收回链盒,使推弹板回到原位。本发明通过摆臂内传动系统保证输弹板中心线与炮膛中心线平行,采用单向链的工作原理节省炮手的体力,增强火炮作战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武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链式半自动输弹机。
背景技术
当前中大口径火炮大多采用人工装填的方式装填弹药。这种装填方式不仅消耗战士大量的体力,还会耗费大量装填时间,在长久的射击条件下很难满足火炮的射速要求,为此设计本发明新型链式半自动输弹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链式半自动输弹机,能够实现半自动装填,其为结构简单、装填方便、安全可靠、空间结构尺寸紧凑的链式半自动输弹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链式半自动输弹机,包括链式输弹机1、摆臂2和支撑臂3;支撑臂3固定于摇架上,为摆臂2提供安装平台且摆臂2能够相对支撑臂3转动;摆臂2一端通过齿轮Ⅲ19连接于支撑臂3上,链式输弹机1通过轴Ⅰ9连接于摆臂2另一端;
链式输弹机1包括输弹板4、推弹板5、单向链6、销轴7、链盒8、轴Ⅰ9、链轮轴10、链轮11、伺服电机Ⅰ12、减速器Ⅰ13;伺服电机Ⅰ12通过减速器Ⅰ13与链轮轴10相连;链轮轴10安装于链轮11中心处,用于驱动链轮11转动;链轮11圆周侧均匀布置若干凹槽;若干个单向链链节通过销轴7连接组成单向链6,位于链轮11处的销轴7分别卡入凹槽内;链盒8两端为两个不同直径的半圆,一端半圆直径大,用于安装链轮11,另一端半圆直径小,用于收纳单向链6;链盒8两端半圆底部间连接一水平通道,用于链轮11运输;单向链6一端连接推弹板5,推弹板5安装于输弹板4上;输弹板4截面呈半圆状,用于运输弹丸;轴Ⅰ9安装于链盒8下侧。
摆臂2包括齿轮Ⅰ14、齿轮Ⅱ16、轴Ⅱ15、齿轮Ⅲ19、轴Ⅲ18、摆臂本体17、伺服电机Ⅱ21和减速器Ⅱ22;摆臂本体17截面呈矩形,其一端与支撑臂本体20一端上下叠放,共同连接齿轮Ⅲ19;伺服电机Ⅱ21通过减速器Ⅱ22连接轴Ⅲ18,轴Ⅲ18穿过齿轮Ⅲ19与摆臂本体17固连;齿轮Ⅲ19、齿轮Ⅱ16与齿轮Ⅰ14依次啮合;齿轮Ⅰ14与齿轮Ⅱ16之间的传动比与齿轮Ⅱ16和齿轮Ⅲ19之间的传动比相等;齿轮Ⅱ16与齿轮Ⅰ14分别通过轴Ⅱ15、轴Ⅰ9固定于摆臂本体17内部。
伺服电机Ⅱ21工作,轴Ⅲ18带动摆臂本体17绕轴Ⅲ18转动,与齿轮Ⅲ19啮合的齿轮Ⅱ16绕轴Ⅱ15转动,齿轮Ⅱ16带动齿轮Ⅰ14绕轴Ⅰ9转动,链盒8随之转动;摆臂2系统转动过程中始终使输弹板4中心线与炮膛中心线平行,保证摆臂2运动到位后,输弹板4中心线能够与炮膛中心线共线。
当链式输弹机1位于输弹中心线时,伺服电机Ⅰ12驱动链轮轴10开始工作,与链轮轴10相连的链轮11逆时针转动,单向链6伸出的部分成为刚性杆,推动推弹板5运动,推弹板5再将弹丸输送入膛,完成输弹机的输弹任务;当弹丸输送到位后,伺服电机Ⅰ12反向转动,将伸出的单向链6收回链盒8,使推弹板5回到原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新型链式半自动输弹机具有构思巧妙、便于实施、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通过摆臂内传动系统保证输弹板中心线与炮膛中心线平行,采用单向链的工作原理使结构更加紧凑,结构简单,极大的节省了炮手的体力,增强了火炮的作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链式半自动输弹机的总体示意图;
图2为链式输弹机示意图;(a)为正剖视图;(b)为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黑龙江)专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黑龙江)专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00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