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纤编码的多纤芯光缆、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10649.7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6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惠君;薛鹏;毛志松;邬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H04B10/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浩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纤 编码 多纤芯 光缆 识别 系统 方法 | ||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多纤芯光缆、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及方法,光缆包括外护套、多个光纤、多个光纤编码组,每个光纤编码组皆包括多个光纤编码。通过对光缆中的每个光纤皆设置由多个光纤编码构成的光纤编码组,且每个光纤编码组之间相互不同,从而使得在光缆接收到处理侧发射过来的多个脉冲光波时,每个光纤编码组分别对多个脉冲光波进行反射并传回处理侧进行解析处理,由于每个光纤编码组代表一个区别于其他的独特编码,因此处理侧的解析结果会产生区别,从而实现了对每个光纤的区分识别。因此,通过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光纤编码的多纤芯光缆,解决了当前无法对光缆中多个光纤进行识别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多纤芯光缆、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光缆(Optical Fiber Cable)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芯,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即:由光纤(光传输载体)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
由于一根光缆拥有多根光纤,多个通信业务承载在不同的光纤上,长期以来业务处于同缆的多根光纤上却难以识别,造成主备业务处于该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光通信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多纤芯光缆,解决了当前无法对光缆中多个光纤进行识别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和一种光纤编码识别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基于光纤编码的多纤芯光缆,包括:
外护套,
多个光纤,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外护套中;
多个光纤编码组,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所述光纤上,每个所述光纤编码组皆不同,每个所述光纤编码组皆包括多个光纤编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光纤编码的多纤芯光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光缆中的每个光纤皆设置由多个光纤编码构成的光纤编码组,且每个光纤编码组之间相互不同,从而使得在光缆接收到处理侧发射过来的多个脉冲光波时,每个光纤编码组分别对多个脉冲光波进行反射并传回处理侧进行解析处理,由于每个光纤编码组代表一个区别于其他的独特编码,因此处理侧的解析结果会产生区别,从而实现了对每个光纤的区分识别。因此,通过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光纤编码的多纤芯光缆,解决了当前无法对光缆中多个光纤进行识别的问题,同时根据预设好的光纤编码与光缆之间的对应信息,可进一步确定处理侧的解析结果中哪些光纤属于同一个光缆,因此在多光缆的通信系统中,面对大量光纤可做到更精确化的区分识别。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光纤编码的码元波长存在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光纤编码的码元间距存在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包括:
如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任一所述的基于光纤编码的多纤芯光缆;
光源模块,用于输出多个脉冲光波;
环形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光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基于光纤编码的多纤芯光缆的一端连接;
光电处理模块,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06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