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悬浮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17018.8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8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通;曹巧利;冯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6 | 分类号: | A01N43/56;A01N25/04;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5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溴氰虫酰胺 纳米 悬浮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悬浮组合物。所述的悬浮组合物由溴氰虫酰胺、唑虫酰胺、助剂组成,支持纳米悬浮剂,其中溴氰虫酰胺与唑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2。本发明悬浮组合物可以提高农药使用效率,提高了防治甘蓝小菜蛾的效果,尤其对抗性害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农民的用药成本,同时利于环境、食物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悬浮组合物。
背景技术
溴氰虫酰胺为新型酰胺类内吸性杀虫剂,胃毒为主,兼具触杀。通过激活靶标害虫的鱼尼丁受体,释放横纹肌和平滑肌细胞内贮存的钙,引起害虫肌肉收缩,结果导致损害肌肉运动调节、麻痹,最终害虫死亡。
唑虫酰胺为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作用,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等有较好效果。持效期较长,对小菜蛾整个生育期,从卵到成虫都有较高的活性,并抑制害虫取食。对抗性害虫也有效果。
甘蓝小菜蛾,全国各地普遍发生,1年生4~19代不等。在北方以蛹在残株落叶、杂草丛中越冬;在南方终年可见各虫态,无越冬现象。全年内为害盛期因地区不同而不同,东北、华北地区以5~6月和 8~9月为害严重,且春季重于秋季。幼虫、蛹、成虫各种虫态均可越冬、越夏、无滞育现象。全年发生为害明确呈两次高峰,第一次在5 月中旬至6月下旬;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正值十字花科蔬菜大面积栽培季节)。一般年份秋害重于春害。小菜蛾的发育适温为 20-30摄氏度,在两个盛发期内完成1代约20d。
以现有技术来看,小菜蛾难以防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体小,只要有少量食物就能存活,易于躲避敌害;
2)生活周期短,取食甘蓝的,气温28-30度时,完成一代最快只要10天;
3)繁殖能力强,每雌产卵量平均220,卵散产;
4)越冬代成虫产卵期可达90天,这样就造成严重的世代重叠,防治困难;
5)生态适应性强,冬天能挺过短期零下15度的严寒,在-1.4度的环境中还能取食活动;
6)抗药性强,由于长年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大量杀伤天敌,小菜蛾为害日甚一日,并且很快对各类化学农药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性,由于发生面积大,为害时间长,防治困难,小菜蛾逐渐取代菜青虫而成为蔬菜第1号害虫。
将两种作用机理完全不同的药剂进行混配,可从多方面对害虫共同作用,达到有效防治害虫的目的,同时降低了药剂在田间的使用剂量,尤其针对抗性害虫,兼具速效与持效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减少药剂对环境的污染,也降低了害虫对药剂产生抗性的风险。因此,溴氰虫酰胺与唑虫酰胺混配在农业生产上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悬浮组合物,其可以有效防治甘蓝小菜蛾,兼具速效与持效,尤其对抗性害虫效果明显,还具有环保、降低成本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悬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悬浮组合物由溴氰虫酰胺、唑虫酰胺,助剂组成,制成悬浮剂,其中溴氰虫酰胺与唑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2。
进一步地,溴氰虫酰胺与唑虫酰胺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为90 ~510克/升,优选的含量为300克/升。
进一步地,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其有效成分用药量为45~81克/公顷,优选的用药量为63~81克/公顷。
进一步的,纳米悬浮剂组合物中所述的助剂选自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PH调节剂、增稠剂、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70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