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制砂细度模数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20915.4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3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任阳;郑军;林靖;庄元顺;高柏松;姜世霖;高旭东;王肖;梅元元;赵强;周磊;李恒;高龙泉;汪峥;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5/00 | 分类号: | B02C25/00;B02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61008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制 砂细度模数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出一种机制砂细度模数控制方法,包括:制备具有第一细度模数的第一机制砂和具有第二细度模数的第二机制砂,其中,第一细度模数大于第二细度模数;设置细度模数范围;将第一机制砂与第二机制砂混合,获得第三机制砂;获取第三机制砂的第三细度模数;保持第二机制砂的混合重量并调节第一机制砂的混合重量,直至第三细度模数位于细度模数范围内。在本申请的一种机制砂细度模数控制方法中,不仅避免了试产、取样检测等工序,降低第三机制砂制备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第三机制砂的制备效率,而且使第三机制砂的第三细度模数更为准确,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工程建筑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粒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制砂细度模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细度模数是表征砂粒度的粗细程度及类别的指标,机制砂细度模数的稳定性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目前在机制砂生产线中,只能笼统的通过调整筛网规格和物料比例试产,砂堆取样检测的方式来判断机制砂的级配,无法准确控制,导致混凝土生产企业经常需要更改配方和试验,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而且无法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使工程建筑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制砂细度模数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制砂细度模数控制方法,包括:制备具有第一细度模数的第一机制砂和具有第二细度模数的第二机制砂,其中,所述第一细度模数大于所述第二细度模数;设置细度模数范围;将所述第一机制砂与所述第二机制砂混合,获得第三机制砂;获取所述第三机制砂的第三细度模数;保持所述第二机制砂的混合重量并调节所述第一机制砂的混合重量,直至所述第三细度模数位于所述细度模数范围内;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机制砂与所述第二机制砂混合包括:将所述第一机制砂通过调量皮带机输送到储料点;将所述第二机制砂通过定量皮带机输送到所述储料点,其中,位于所述储料点的所述第三机制砂通过拌湿机进行拌湿,所述第三机制砂通过所述拌湿机的导料槽进入所述拌湿机的内螺旋筒并与喷淋水进行混合搅拌;
所述调节所述第一机制砂的混合重量包括:在所述调量皮带机上设置刮板,以使所述第一机制砂在所述调量皮带机上的横截面积恒定;调节所述调量皮带机的皮带转速,直至所述第三细度模数位于所述细度模数范围内,其中,所述调量皮带机包括机架、托辊、主动辊、皮带、刮板和变频电机,所述托辊和所述主动辊依次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皮带绕设在所述托辊和所述主动辊上,所述刮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刮板位于所述皮带的上方,所述刮板与所述皮带的转动方向垂直,所述变频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变频电机与所述主动辊传动连接;
所述将所述第一机制砂与所述第二机制砂混合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机制砂通过分料系统输送到调量皮带机上;
所述调节所述第一机制砂的混合重量包括:保持所述调量皮带机的皮带转速;调节所述分料系统的开口度,直至所述第三细度模数位于所述细度模数范围内,其中,所述分料系统包括分料斗、调节板和分料电机,所述分料斗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分料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分料口和第二分料口,所述第一分料口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分料口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分料斗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料口的下端设置在所述调量皮带机的所述皮带上方,所述调节板铰接在所述第一分料口与所述分料斗进料口连通之间,所述分料电机与所述调节板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0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