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3567.6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杰;谷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志杰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0;B08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143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污染 土壤 修复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外壳,两个外壳的两侧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底板,两个外壳的上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孔,且孔内贯穿设置有电极棒,两个电极棒的一端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便携式电源,两个外壳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蠕动泵,且外壳的上端靠近蠕动泵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孔隙水处理单元,两个外壳的两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滑槽,且槽内均活动连接有一号传动杆,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需要人工插入电极棒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底板,因底板的面积较大,本装置将不会因土壤水分过多而陷入淤泥中,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工作效率也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式污染土壤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业及工业的不断发展,土壤的污染程度也随之加重,修复土壤污染的问题刻不容缓,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约有100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微生物修复,物理修复的方法又可以分为:直接换土法、热化法、玻璃花修复法以及电极驱动修复法,电极驱动修复法中又分为:原位、异位和电动栅。
目前原位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缺乏自动安装电极棒的设备,使用时依靠人力安装电极棒,不仅耗费时间,而且安装时间长,效率低下。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121711.X公布了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力学修复用的装置,该装置通过载具车上的电极棒以及为电极棒提供升降运动的升降装置,实现了自动安装原位电动力学修复所需的电极棒。
上述装置虽然可以自动安装电极棒,提高了原位电动力学修复土壤设备的安装效率,但土壤修复过程中,针对电极驱动修复技术,其使用环境为含水量较高的土壤,甚至为淤泥,对比专利其使用的铺设设备在淤泥等环境下工作时,容易陷入淤泥中,无法移动,局限性较大,且上述装置不够便携,无法为部分土壤提供修复,适用范围不广泛。
为此,提出一种复合式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安装电极棒,同时可以适应多种地形,适用范围广,使用方法简便,且装置更加便携。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外壳,两个外壳的两侧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底板,两个外壳的上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孔,且孔内贯穿设置有电极棒,两个电极棒的一端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便携式电源,两个外壳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蠕动泵,且外壳的上端靠近蠕动泵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孔隙水处理单元;
两个外壳的两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滑槽,且槽内均活动连接有一号传动杆,四个一号传动杆与外壳连接位置均设置有限位机构,两个外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四个一号电机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下端均与一号传动杆固定连接,四个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凸轮,四个一号传动杆远离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四个一号传动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挤压固定机构,且挤压固定机构的上端外表面与伸缩杆固定连接,伸缩杆远离挤压固定机构的一端均设置有保持机构,两个保持机构均与外壳固定连接,两个外壳上端靠近电极棒的位置均设置有清理机构。
进一步的,挤压固定机构包括与一号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壳,安装壳的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二号凹槽,一号传动杆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输出端与二号传动杆固定连接,二号传动杆远离二号电机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三号传动杆,安装壳远离一号传动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穿过安装壳与三号传动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持板,滑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远离滑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保持机构,一号传动杆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壳内部,且一号传动杆的外表面开设有“L”的一号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志杰,未经姜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3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