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蓝光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4382.7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廖德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永德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40;C08L101/12;C08J5/18;C08J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于志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下村社区第三工业区4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蓝光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蓝光保护膜,包括抗蓝光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蓝光层(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粘接有防护膜(2)和离型膜(3),所述抗蓝光层(1)包括硅胶层(4)、滤光层(5)、OCA层(6)、防刮花层(7)和定位离型条(8),所述硅胶层(4)的顶部粘接有滤光层(5),所述滤光层(5)的顶部粘接有OCA层(6),所述OCA层(6)的顶部粘接有防刮花层(7),所述离型膜(3)包括定位离型条(8)、耐弯金属条(9)、中部离型层(10)和边框离型层(11),所述定位离型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耐弯金属条(9),所述耐弯金属条(9)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部离型层(10),所述耐弯金属条(9)一侧的两端分别与易揭槽(1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滤光层(5)为防蓝光树脂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离型层(11)远离耐弯金属条(9)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易揭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刮花层(7)是聚氨酯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或丙烯酸类树脂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蓝光层(1)的边侧固定连接有防尘边框(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4)的厚度为0.03mm,所述滤光层(5)的厚度为0.05mm,所述OCA层(6)的厚度为0.1mm,所述防刮花层(7)的厚度为0.0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蓝光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防蓝光树脂片制备:将引发剂以及纳米蓝光吸收剂混合后加入到导电树脂单体中通过搅拌设备进行均匀搅拌,混合物料在50-90℃下聚合反应1-3小时,过滤、脱气后注入模具,然后在15-20小时内从室温升至85℃,完成一次固化;接着在90-120℃恒温1-3小时,完成二次固化,获得防蓝光树脂片;
S2:制备滤光层(5):采用狭缝涂布方式将硅胶液体涂布在防蓝光树脂片的底部,形成第一混合基材,然后对涂有硅胶液体的一面进行烘干,使得硅胶液体固化形成滤光层(5);
S3:制备OCA层(6):采用狭缝涂布方式将OCA胶涂布在防蓝光树脂片的顶部,形成第二混合基材OCA层(6);
S4:制备防刮花层(7):在OCA层(6)的顶部通过蓝光A胶粘接防刮花层(7),在防刮花层(7)的顶部粘接防护膜(2);
S5:在硅胶层(4)的底部通过蓝光B胶粘接离型膜(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蓝光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的纳米蓝光吸收剂和导电树脂单体的质量比为(1-3):1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蓝光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的纳米蓝光吸收剂是由光学树脂材料纳米颗粒及分散于其中的紫外线吸收剂和颜料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蓝光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的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或氧化还原型引发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蓝光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为蓝色颜料或红色颜料,红色颜料和蓝颜颜料再与黄色的紫外线吸收剂调配,利用三原色原理,使的调配的防蓝光树脂片整体颜色接近白色透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永德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永德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43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