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5392.2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翁德喜;方民锋;冈本吉行;蒋浩群;杜齐名;小池康太郎;弗兰克·米卡士;蒂莫西·C·默克尔;何正杰;张浩;小池康博;布鲁诺·阿梅杜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柔米科技有限公司;翁德喜 |
主分类号: | G02B6/028 | 分类号: | G02B6/028;G02B6/02;B29D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金方玮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超高速 通信 用全氟高 聚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全氟高聚物F的制备:
S101:往反应釜中加入单体M8E:全氟-3-亚甲基-2,4-二氧杂双环[4,3,0]壬烷,然后加入引发剂;
S102:搅拌S101得到的混合物并通入氮气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将反应釜加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反应物;
S103:反应完成后,将S102得到的反应物用溶剂溶解,将溶液沉淀在非溶剂中,捞出固体后,在减压烘干,将固体溶解在溶剂中;反复溶解、沉淀多次后,将固体减压烘干,获得全氟高聚物F;
S2:将S1得到的全氟高聚物F与渗透剂注入共挤出系统中,制得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1中,引发剂的加入量占单体M8E总重量的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2中,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24-3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3中,减压烘干的压力为0.3-0.8个大气压,温度为110-130℃,烘干时间24-36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包括全氟过氧化双苯甲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包括六氟苯,全氟高聚物F与六氟苯的质量比为85: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共挤出系统包括具有2个流道的共挤模具,所述共挤模具包括中心向外依次同心分布设置的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所述共挤模具上设有加热渐变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上分别设有挤出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折光指数由大到小将全氟高聚物与渗透剂的熔融流体一一对应注入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中,以分别生成芯层及外皮层;所述芯层及外皮层经所述加热渐变区,通过渗透剂的逐渐沿着半径的径向向外逐渐扩散改变高聚物的物理光学性质,形成渐变指数高聚光纤。
10.一种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具有渐变折光指数分布,包括两层同心结构设置的光纤层,所述光纤层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所述光纤层包括芯层与外皮层,所述芯层中心点的折光指数为1.3473并逐渐沿着半径径向向外折光指数逐渐减少,达到外皮层时候,折光指数减到1.3420,整个外皮层的折光指数为1.3420;光纤层的芯层玻璃转化温度渐变分布,所述玻璃转化温度为145-165℃,所述耐高温超高速通信用全氟高聚光纤的光损耗小于30dB/km,带宽大于600MHz·k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柔米科技有限公司;翁德喜,未经杭州柔米科技有限公司;翁德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53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