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弹簧线加工用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26813.3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3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巨久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04 | 分类号: | B21F3/04;B21F23/00;B21C47/18;B21F11/00;B21F1/02;B24B5/38;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薛平 |
地址: | 225734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弹簧 工用 线装 | ||
1.一种不锈钢弹簧线加工用绕线装置,包括放置组件,放置组件上设置有处理组件,还有缠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组件包括支架(101),所述的支架(101)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弹簧线卷(102),所述的缠绕组件包括底座(201),所述的底座(201)上滑动设置有滑动支架(206),所述的滑动支架(206)上设置有放置框(207),所述的放置框(207)上设置有缠绕电机,所述缠绕电机的输出轴上可拆卸的设置有缠绕桶(203),所述的底座(201)侧边设置有推动架(202),所述的推动架(202)上设置有电缸一(204),所述电缸一(204)的活动端设置有推动柱(205),所述的缠绕组件还包括自动切割机构与往复机构,所述的处理组件包括安装在支架(101)上的安装架(301),所述的安装架(301)上设置有进料电机,所述进料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扭正轮(302),所述的处理组件包括进料机构,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输送轮(313)与滑动板(312),所述的扭正轮(302)、滑动板(312)与输送轮(313)均与弹簧线(105)贴合;
所述的往复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201)上的电机一(208)、挡块一(215)与挡块二(216),所述电机一(208)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带轮(213),所述的底座(201)上转动设置有带轮(213),两组所述的带轮(213)通过皮带一(214)连接,所述的底座(201)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块(223),所述的滑动块(223)上设置有挡板(224),所述挡板(224)与皮带一(214)贴合,所述的滑动块(223)内滑动设置有夹块(226),所述的夹块(226)上设置有滑动柱(225),所述的滑动柱(225)间歇与挡块一(215)或挡块二(216)贴合;
所述的自动切割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底座(201)上的移动刀架(209),所述的移动刀架(209)上转动设置有摆动杆(219),所述的摆动杆(219)上设置有限位柱一(221)与限位柱二(222),所述的底座(201)上设置有限位板(220)与驱动柱(217),所述的滑动块(223)上设置有推动槽(218),所述的限位柱二(222)间歇与推动槽(218)贴合,所述的限位柱一(221)间歇与限位板(220)贴合,所述的移动刀架(209)上设置有电缸二(210),所述电缸二(210)的活动端设置有刀片(211),所述的移动刀架(209)上设置有放置槽(212),所述的滑动支架(206)与滑动块(223)连接;
所述的移动刀架(209)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的驱动柱(217)间歇与感应器贴合;
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固定柱(303),所述的固定柱(303)通过固定杆(308)与安装架(301)连接,所述的固定柱(303)上转动设置有齿圈一(304)、齿轮二(309)、输送轮(313)、转动环(311),所述的固定柱(303)上同轴设置有齿圈二(305),所述的齿圈二(305)通过连接杆(306)与转动环(311)连接,所述的转动环(311)与支架(101)转动连接,所述的齿轮二(309)与齿圈二(305)啮合,所述的齿轮二(309)通过皮带二(310)与输送轮(313)连接,所述的固定柱(303)上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一(307),所述的齿轮一(307)与齿圈一(304)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弹簧线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支架(101)上的挡板二(104)与挡板一(103),所述的弹簧线卷(102)包括弹簧线(105),弹簧线(105)穿过支架(101)与缠绕组件、处理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弹簧线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柱(225)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铁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弹簧线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槽(212)间歇与弹簧线(105)贴合,推动槽(218)与限位柱二(222)通过第二电磁铁块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巨久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巨久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68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