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金属纳米线的偏光片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9393.4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6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腾蛟;李鑫;范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纳美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金属 纳米 偏光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掺杂金属纳米线的偏光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掺杂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的乳胶水溶液;
将所述掺杂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的乳胶水溶液置于转鼓流延机上流延成膜,以制得掺杂金属纳米线的流延膜;
将所述流延膜依次通过拉伸、固化处理,获取流延拉伸膜;
在覆膜机上将所述流延拉伸膜压合于第一光学基膜和第二光学基膜之间,复合成掺杂金属纳米线的偏光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掺杂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的乳胶水溶液,包括:
制备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
将所述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添加到聚乙烯醇乳胶液中,获得掺杂金属纳米线微胶囊的聚乙烯醇乳胶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并且所述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的直径为50-500u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包括金属纳米线和溶剂,所述金属纳米线直径为0.01-0.2微米;所述金属纳米线为银、金、铜、镍、铁、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添加到聚乙烯醇乳胶液中,获得掺杂金属纳米线微胶囊的聚乙烯醇乳胶水溶液,包括:
将78-83wt%的纯净水,17-22wt%的聚乙烯醇置于高温高压釜中,在130℃温度下搅拌24小时;其中,所述聚乙烯醇固含量中包括:5~8wt%的丙三醇,0.5~1wt%的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5-15wt%的金属纳米线;
停止搅拌,在90℃温度下静置消泡48小时,制备出掺杂金属纳米线微胶囊的聚乙烯醇乳胶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添加到聚乙烯醇乳胶液中,获得掺杂金属纳米线微胶囊的聚乙烯醇乳胶水溶液,包括:
所述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离散分布于聚乙烯醇乳胶液中,并且所述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内的金属纳米线排列方式为离散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掺杂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的乳胶水溶液置于转鼓流延机上流延成膜,以制得掺杂金属纳米线的流延膜,包括:
在滚筒式流延机上挤出涂布制备掺杂金属纳米线的流延膜并收卷,所述流延膜的厚度为50~7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延膜依次通过拉伸、固化处理,获取流延拉伸膜,包括:
将所述流延膜置于拉伸机上进行单向拉伸处理后,所述包裹纳米银线微胶囊形变为纺锤体,且所述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在单向拉伸处理后的流延膜内的排列方式为顺排排列,所述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内的金属纳米线排列方式为顺排排列;
将所述单向拉伸处理后的流延膜置于干燥隧道箱中定型固化,获得流延拉伸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覆膜机上将所述流延拉伸膜压合于第一光学基膜和第二光学基膜之间,复合成掺杂金属纳米线的偏光片,包括:
在所述流延拉伸膜的两侧表面均涂布粘合剂;
将所述涂布粘合剂后的流延拉伸膜置于覆膜机上,所述覆膜机用以将所述流延拉伸膜压合于第一光学基膜和第二光学基膜之间,复合成掺杂金属纳米线的偏光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基膜和所述第二光学基膜的透光率均大于85%。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基膜和所述第二光学基膜均为TAC膜,PET膜或SRF膜、PMMA膜、COC膜或COP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1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造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光学基膜和第二光学基膜,所述第一光学基膜和第二光学基膜相对设置;
偏光膜,所述偏光膜内设有包裹金属纳米线微胶囊,且所述偏光膜设于所述第一光学基膜和第二光学基膜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纳美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纳美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93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