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奶器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0322.6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0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倪金祥;王贤文;李浩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7/10 | 分类号: | F04B37/10;F04B35/04;F04B39/00;A61M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龙日权;李东来 |
地址: | 52904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奶器 驱动 装置 | ||
一种吸奶器驱动装置,一端开口的机壳上通过支架安装步进电机,步进的输出转轴为丝杆并通过丝杆螺母连接活塞,机壳另一端设有气管接头和单向阀以配合机壳腔室形成不同气压,支架上还设有消音气道,以降低工作噪音。该种吸奶器驱动装置利用步进电机和丝杆螺母副带动活塞移动以改变气压,其动作精准,吸力稳定,基本不存在流量衰减现象,可形成准确的吸力,并提高使用舒适性;同时,吸奶器驱动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好,对气密性的要求较低,可降低故障率和提高使用方便性;再者,吸奶器的工作噪音极低,可减少工作噪音对新生儿母亲的影响,提高其使用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奶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奶器中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吸奶器是一种用于挤出乳腺内母乳的工具,其分为手动式和电动式,控制气压的气泵则是电动式吸奶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气泵一般为直流马达式隔膜式气泵和减速直流马达式活塞泵,前者通过直流马达的转动挤拉隔膜片,从而带动气体流动以使与进气口连接的密闭空间形成负压;而后者则通过直流马达的正反转动带动螺杆运动,从而形成往复运动的气缸。直流马达式隔膜式气泵的气体流量较小,且在负压增大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流量衰减现象,难以满足较大、较精准吸力的使用需要,且其工作稳定性较差,不仅无法保证稳定的吸力和工作精度,还容易为使用者带来不适的使用体验。而减速直流马达式活塞泵的结构则较为复杂,故障率高,使用过程中对吸奶器各部位的气密性要求也极高,如操作者使用时,吸奶瓶罩口与乳房贴合稍有偏差,就会引发程序故障,导致吸奶器无法工作。另外,现有吸奶器气泵的电机都是通过齿轮组和变速器连接气缸活塞,同时通过光栅检测电机转动角度,其不仅工作精度低、噪音大,还容易造成负压不平衡,气泵内的负压也容易对电机转速造成影响。高速直流马达的碳刷寿命低,容易打火产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工作准确、稳定的吸奶器驱动装置,以提高吸奶操作的准确性和舒适性。
本发明所述的吸奶器驱动装置,包括筒状且一端开口的机壳,机壳的开口端通过支架安装有电机,机壳上还装有包覆步进电机的机罩,;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转轴为丝杆,沿机壳内壁移动的活塞通过丝杆螺母与丝杆螺接;机壳背向步进电机的一端设有气管接头,气管接头设有连通机壳内的连通孔。
进一步地,机壳背向步进电机的一端设有排气孔,排气孔处装有仅可供气体向外排出的单向阀;机壳内安装有限位开关,步进电机启动并带动活塞移动至设定位置,控制系统在限位开关检测活塞到位后开始工作。
进一步地,单向阀包括柔性的阀膜和将阀膜固定安装于机壳上的压板,阀膜为环状且中部设有可封闭机壳排气孔的密封部,压板压紧于阀膜的环形边缘,阀膜位于边缘与密封部之间设有膜孔,压板上设有连通内侧两侧的压板孔。
进一步地,活塞包括活塞杆和活塞头,活塞杆的端部设有供丝杆伸入的活塞孔,丝杆螺母固定安装于活塞孔处。
进一步地,活塞头的侧壁处设有内向凹陷的环形的定位槽,定位槽内安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机壳内壁相抵密封。
进一步地,支架套于活塞杆上,且支架内侧与活塞杆外壁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筋,且定位凹槽和定位凸筋平行于机壳轴向设置。
进一步地,支架的端部与机壳开口端密封连接,支架端部内设有可降低音量的消音气道,支架端部朝向和背向活塞的侧面分别设有连通消音气道的气道入口和气道出口。
进一步地,消音气道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设置的消音腔室,且最后一个消音腔室连通气道出口,各消音腔室朝向气道入口的腔室壁处均开有消音孔,所有消音孔均朝向消音腔室的外侧设置。
进一步地,消音腔室朝向和背向气道入口的腔室壁为“<”字型,腔室壁“<”字型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消音腔室的内、外侧壁,消音孔设置于腔室壁“<”字型的上部分,消音腔室背向气道入口腔室壁的“<”字型中点处还设有向消音腔室的内侧壁延伸的消音板,消音板与消音腔室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宽度不大于消音腔室宽度的十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0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