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钴铝水滑石/铁氰化钾扣式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6103.9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2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荆川;张水杰;郑佳雨;王晨旭;秦通;刘鑫;王晨晨;谢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H01G11/84;H01G11/36;H01G11/30;H01G11/34;H01G11/82;H01G11/78;H01G11/6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李金蓉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钴铝水 滑石 氰化钾 超级 电容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储能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钴铝水滑石/铁氰化钾扣式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采用石墨烯/钴铝水滑石复合材料附着于多孔铜箔上做正极,玻璃纤维碳作为隔膜;KOH配铁氰化钾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石墨烯附着于多孔铜箔作为负极,组装顺序为:负极壳、负极片、玻璃纤维碳隔膜、正极片、金属垫片、金属簧片、正极壳。电解液滴加量为浸润玻璃纤维碳与负极片隔膜。扣式超级电容器封装采用成熟扣式电池封装仪器。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钴铝水滑石/铁氰化钾扣式超级电容器具有构造简单、结构紧凑、能量密度高、放电窗口平稳、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在新能源设备的储能、以及小型电子设备储能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领域,具体是一种高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的石墨烯/钴铝水滑石/铁氰化钾扣式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高性能的储能元件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储能元件难以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元件,相比传统的电池元件,具有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高等特点;相比传统的电容元件其具有能量密度高、电压窗口高等诸多优势。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超级电容器可以满足极多的应用场景的需求例如快速充电的产品、备份能源、电动汽车、风力水力发电、电网控制、内燃机设计、军事装备等。社会生产广泛的需求对于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其应用前景广泛,各国对超级电容器的研究投入很大。研究出同时具备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倍率性能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组合十分迫切。
电容器的储能机理分为三个大类——双电层原理、赝电容原理、和氧化还原原理,其各有各的优势。双电层原理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长寿命的特点,但是其能量密度都比较低,实际应用场景受到限制。赝电容和氧化还原原理的电容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优势,但其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低于双电层原理的电容器。如何在提高储能能力的条件下达到更高循环寿命和功率密度,是现在研究的重点。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大都集中于正极材料,如通过参加、修饰、复合、改性等手段提高正极的性能。对于电解液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复合材料加上电解液修饰的研究就更少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的石墨烯/钴铝水滑石/铁氰化钾扣式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通过多种材料的复合改进电容器性能,提高插层赝电容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通过测试,经过改进的扣式超级电容器相较于传统的石墨烯/钴铝水滑石扣式超级电容器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石墨烯/钴铝水滑石/铁氰化钾扣式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正极材料制备:按质量取70~80份石墨烯/钴铝水滑石,20~25份导电剂,10~15份粘接剂,混合均均,,加入材料分散剂,混合均匀,制备得正极浆液;
(2)负极材料制备:按质量取70~80份活性炭,20~25份导电剂,10~15份粘接剂,混合均均,加入材料分散剂,混合均匀,制备得均匀负极浆液;
(3)电极片制备:将制备的正极与负极材料浆液分别涂抹于多孔铜箔或泡沫金属上,干燥后使用冲片器分别冲出正极与负极材料,分别得到超级电容器正极片与负极片;
(4)扣式超级电容器组装:准备负极壳,放入负极片后覆盖玻璃纤维碳隔膜,滴入电解液使隔膜被充分浸润,放入正极片后覆盖金属垫片,之后放入金属簧片后覆盖正极壳,压紧扣式超级电容器构件后,放入封口机封口,得到石墨烯/钴铝水滑石/铁氰化钾扣式超级电容器。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石墨烯/钴铝水滑石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取Co(NO3)2·6H2O:Al(NO3)3·9H2O=2:1加入质量占总物质量10%的石墨烯后加水搅拌均匀,装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后,140℃下反应12小时制得石墨烯/钴铝水滑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6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