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致密复合型原子氧防护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6543.4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华;熊玉卿;周晖;李毅;何延春;王志民;王虎;王艺;李林;高恒蛟;李坤;李学磊;周超;黄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J7/06;C08L79/08;C23C16/40;C23C16/455;C23C16/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微微;代丽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复合型 原子 防护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致密复合型原子氧防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备高致密复合型原子氧防护薄膜为四层结构,由下至上分别为有机材料基底(1)、SiOx种子层(2)、硅氧烷膜中间层(3)以及SiOx帽子层(4);x取值为[1,2]范围内的实数;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技术在有机材料基底(1)上制备SiOx薄膜种子层(2);
步骤2: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SiOx种子层(2)上制备硅氧烷膜中间层(3);
步骤3: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技术在硅氧烷膜中间层(3)上制备SiOx帽子层(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致密复合型原子氧防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技术在有机材料基底(1)上制备SiOx种子层(2);具体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101:将有机材料基底(1)放置于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设备的反应室内,将反应室抽真空至1×10-3~10×10-3Pa;
步骤102:设置薄膜生长温度为60℃~150℃;硅源单体由氮气携带进入反应室,载气流量为5~30标准毫升每分钟sccm,在步骤102中制得的试样表面完成化学吸附反应,时间为0.03~10s;然后用纯氮气吹洗多余单体,流量为20~80sccm,吹洗时间为5~30s;将氧源单体通入反应室,时间为0.03~10s,并与之前吸附的单体硅源进行化学反应,生成SiOx薄膜;再次用氮气吹洗多余的反应副产物和氧气,流量为20~80sccm,吹洗时间为5~30s,上述过程为1个周期,重复上述多个周期,直到厚度满足要求停止设备,由此制得SiOx种子层(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致密复合型原子氧防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Ox种子层(2)厚度范围为1~100n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致密复合型原子氧防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SiOx种子层(2)上制备硅氧烷膜中间层(3),具体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201:将步骤102中制得的有机材料基底(1)和二氧化硅薄膜种子层(2)放置于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反应室内,将反应室抽真空至1×10-3~10×10-3Pa;
步骤202:将硅源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镀膜真空腔室中,硅源流量5~50sccm,氧气流量0~500sccm,沉积气压为5~40Pa,沉积功率为200~500W,当硅氧烷涂层厚度达到要求的200至600nm之间时,关闭设备,得到硅氧烷膜中间层(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致密复合型原子氧防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膜中间层(3)厚度要求在200至600n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65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桥疲劳裂缝的预应力修复方法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