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管下穿既有水道人工清障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8689.2 | 申请日: | 202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9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韩继铁;鞠红达;邓维;黄居鹏;周雄;郑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08;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胡利彦 |
地址: | 52604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管下穿 既有 水道 人工 清障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顶管下穿既有水道人工清障施工方法,其包括:S1、按预设顶进路线进行管道铺设;S2、判断顶进路线是否存在障碍物,获取障碍物位置并规划反向清障路线;S3、反向补打超前探孔并判断反向清障道路是否存在障碍物;S4、从接收井铺设混凝土套管反向顶进至障碍物位置并套接于顶进管道,混凝土套管之间通过承接组件进行套接;S5、在混凝土套管中进行反向掏挖至障碍物位置;S6、对障碍物进行人工清障处理,反向将障碍物从接收井清除;S7、按照预设顶进路线继续进行管道铺设,将机头导引至接收井位置;S8、对混凝土套管和顶进管道之间的缝隙进行注浆填充处理。本申请具有降低清障施工成本、提高顶管下穿既有水道的清障便利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管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管下穿既有水道人工清障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地下构筑物建设时,难免会出现地下建筑物和既有建筑之间出现下穿施工的情况,顶管施工是当前在不挖开管道的情况下,在土层区域进行施工的常用施工方式,但是,在管道顶进的过程中,难免会在土层区域遇到较大的障碍物,导致机头卡死,影响管道的顶进工作。
现有的对于顶进过程中的障碍物清理方式通常为,通过对障碍物的位置计算,从地面开天窗,并将障碍物进行破碎处理后从地面天窗中挖除,或者在开挖面稳定条件下对机头进行开舱处理,并从已铺设好的管道中将建筑物运出,但是,上述两种清障方式需要建立在对应地面无既有建筑或开挖面环境稳定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对于在既有水道下进行的顶管施工工作,不具备开天窗清障的条件,且既有水道下方的地下水一般较丰富,开挖面不稳定且容易出现渗水现象,难以对机头进行开舱清障工作,尤其是障碍物位置距离接收井相对靠近时,开天窗或从原顶进路线进行机头开舱清障工作,所需的清障成本较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顶管下穿既有水道的清障工作不够便利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顶管下穿既有水道的清障便利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顶管下穿既有水道人工清障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顶管下穿既有水道人工清障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S1、从工作井按预设顶进路线进行管道铺设;
S2、判断顶进路线是否存在障碍物,获取障碍物位置并规划反向清障路线;
S3、从接收井反向补打超前探孔,并判断反向清障道路是否存在障碍物;
S4、按照反向清障路线,从接收井铺设混凝土套管反向顶进至障碍物位置,并套接于顶进管道,其中,混凝土套管之间通过承接组件进行套接;
S5、通过在混凝土套管中进行反向掏挖,直到障碍物位置;
S6、对障碍物进行人工清障处理,并反向将障碍物从接收井清除;
S7、按照预设顶进路线继续进行管道铺设,并将机头导引至接收井位置;
S8、对混凝土套管和顶进管道之间的缝隙进行注浆填充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8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