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份排盐纸浆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239638.1 申请日: 2022-10-11
公开(公告)号: CN115650640A 公开(公告)日: 2023-01-31
发明(设计)人: 戴仕炳 申请(专利权)人: 同济大学
主分类号: C04B26/28 分类号: C04B26/28
代理公司: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代理人: 陈龙梅
地址: 20009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双组份排盐 纸浆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份排盐纸浆,该双组份排盐纸浆包括A组分干粉料、B组分干纸浆,其中,A组分干粉料为钠基膨润土、触变剂和纤维素醚的混合物,B组分干纸浆为干漂白针叶木碱木浆。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组份排盐纸浆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首先将B组分干纸浆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得到浸泡后纸浆;然后搅拌浸泡后纸浆一定时间,在搅拌下加入A组分干粉料,继续搅拌至粘稠状,完成混料,无需静置即可使用。该双组份排盐纸浆可应用于建筑构件无机材料表层清洁及砖石质文物保护中,适用于高温高湿环境,且可根据应用场景(如花岗石、砂岩、粘土青砖等)、应用环境(气候等)进行混料比例的调整,其应用场景以及应用环境的适应性很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物和建筑材料表层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排盐纸浆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现存的历史建筑以及文物众多。这些文化遗产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具有历史、艺术和美学价值。但在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表面病害时有发生,特别是以表面泛碱(也称酥碱)最为严重。盐害不仅破坏文物、建筑面层等的美学价值,有时威胁建筑特别是砖石砌体的安全。在居家的潮湿区域,也常见泛碱及相关的微生物霉菌等滋生。

水溶盐是在水中可以溶解、随水移动并在适合的环境中可以结晶的无机盐,被认为是历史建筑材料的“癌细胞”。在最大可能地保留历史材料的科学修缮理念指导下,需要在不损坏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除掉盐分。大量研究工作证明,一般无机非金属建筑构件中的水溶盐主要集中在表层小于20mm的范围内。同时由于温度、湿度等在表层范围内的变化最剧烈,因此表层的盐对历史材料也是最危险的,故有必要采取措施根除这些盐分或者降低水溶性盐含量。

排盐的技术手段包括有损排盐和无损排盐两种,前者是通过替换被盐侵害的材料的方法排除盐分,后者是利用水溶性盐离子的毛细作用将基层中的盐分集中到可以去除的表层材料中,从而降低基层盐分的方法,后者又称“敷贴法”。

国家文物局最新的《文物脱盐处理规范,第四部分-砖石质文物(WW2020-006-T)》(征求意见稿)将敷贴法作为最常用的方法。国际建筑维护与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协会(WTA)2020年制定了新的敷贴法降低多孔无机材料表层水溶盐技术导则(参见:C.Franzen等,Desalination of porous building materials by means of poultices,newrevised WTA-Guideline,in IN:SIEGESMUND,S.MIDDENDORF,B.(ED.):MONUMENT FUTURE:DECAY AND CONSERVATION OF STONE.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CONGRESS ON THE DETERI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STONE-VOLUME I AND VOLUMEII.MITTELDEUTSCHER VERLAG 2020)。

排盐纸浆(Desalination Poultice)作为实现敷贴法无损排盐的载体,由多种纤维与粘土等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高效。在1-4周时间可以达到效果,不添加任何无机或有机胶凝材料。原理是将排盐纸浆施工到含盐的基材时纸浆中的水进入基层,使砖石中的盐活化。被活化的盐离子随水分的蒸发而向表层迁移,在纸浆层中结晶。剔除掉纸浆后,盐分也被排除掉。但是现有的以水为载体的单组分排盐纸浆成分复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腐败变质,无法安全使用和储存,影响产品的使用和推广。此外,已经制备好的单组分排盐纸浆不能根据应用场景(如花岗石、砂岩、粘土青砖等具有不同的吸水特性和表面积)进行调整,也不能根据气候环境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份排盐纸浆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份排盐纸浆,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干粉料、B组分干纸浆,其中,A组分干粉料为钠基膨润土、触变剂和纤维素醚的混合物,B组分干纸浆为干漂白针叶木碱木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9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