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估极片缺陷对电池析锂性能影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1931.1 | 申请日: | 202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喻聪;吴洁;徐中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31/385;G01R31/387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常孟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估 缺陷 电池 性能 影响 方法 | ||
1.一种评估极片缺陷对电池析锂性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极片,对所述极片引入局部缺陷,得到缺陷极片;
将所述缺陷极片组装成缺陷电池,将所述缺陷电池化成并循环充放电至设定圈数;
拆解所述缺陷电池并测量所述缺陷电池的析锂参数;
根据所述析锂参数,判断所述局部缺陷对所述缺陷电池析锂量的影响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估极片缺陷对电池析锂性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包括正极极片和/或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对所述极片引入局部缺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式:
方式A:对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局部区域增加补锂材料,改变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中至少一个位置的含锂量;
方式B: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含有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局部区域的第一正极活性材料替换为第二正极活性材料,改变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中至少一个位置的锂离子浓度;
方式C:对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和/或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局部区域施加压力,改变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和/或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中至少一个位置的孔隙率;
方式D:对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和/或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局部区域调整涂布参数,改变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和/或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中至少一个位置的涂布均匀程度;
方式E:对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和/或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局部区域调整匀浆参数,改变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和/或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中至少一个位置的活性材料团聚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评估极片缺陷对电池析锂性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B中,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局部区域的第一正极活性材料替换为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局部区域含有的所述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去除;
在去除所述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局部区域内涂覆所述第二正极活性材料,以使所述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涂覆厚度与去除掉的所述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厚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评估极片缺陷对电池析锂性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大于所述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评估极片缺陷对电池析锂性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比所述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高15%~10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评估极片缺陷对电池析锂性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A中,增加补锂材料的质量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质量比为(0.1~0.8):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评估极片缺陷对电池析锂性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A中,所述补锂材料包括富锂化合物、基于转化反应的纳米复合材料、二元锂化合物、有机锂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评估极片缺陷对电池析锂性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C中,施加的压力为600~800N。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评估极片缺陷对电池析锂性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区域的面积占所述极片总面积的5%~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极片缺陷对电池析锂性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析锂参数包括单位面积析锂量或析锂总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设定圈数为3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19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薯苗侧插移栽机及移栽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脚踏式光纤剪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