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防尘波纹管补偿器及其防水防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3609.2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4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林娟 |
主分类号: | F16L51/02 | 分类号: | F16L51/02;F16L55/00;F16J15/16;F16J1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雨露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防尘 波纹管 补偿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防尘波纹管补偿器及其防水防尘方法,包括波纹管补偿器本体,波纹管补偿器本体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内环,波纹管补偿器本体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套,波纹管补偿器本体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一。本发明由波纹管补偿器本体、连接内环、防水套、固定环、密封圈一、挡环、密封圈二、连接环、收纳筒、固定机构和防尘机构的配合使用,从而具备可对波纹管补偿器进行防水防尘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波纹管补偿器缺少防尘防水结构,使波纹管补偿器对于管道补偿时的防水和防尘作用并不理想,需要经常检修和更换,容易造成增加人工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纹管补偿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防尘波纹管补偿器及其防水防尘方法。
背景技术
波纹管补偿器属于一种补偿元件,由构成其工作主体的波纹管和端管、支架、法兰、导管等附件组成,传统的波纹管补偿器缺少防尘防水结构,使波纹管补偿器对于管道补偿时的防水和防尘作用并不理想,需要经常检修和更换,容易造成增加人工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防尘波纹管补偿器及其防水防尘方法,具备可对波纹管补偿器进行防水防尘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波纹管补偿器缺少防尘防水结构,使波纹管补偿器对于管道补偿时的防水和防尘作用并不理想,需要经常检修和更换,容易造成增加人工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防尘波纹管补偿器及其防水防尘方法,包括波纹管补偿器本体,所述波纹管补偿器本体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内环,所述波纹管补偿器本体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套,所述波纹管补偿器本体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一,所述密封圈一的表面与防水套的内壁接触,所述防水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挡环套设在波纹管补偿器本体的表面,所述挡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二,所述密封圈二的内壁与波纹管补偿器本体的表面接触,所述防水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筒,所述收纳筒套设在防水套的表面;
所述防水套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定位槽、定位销杆和防滑垫,所述固定板设置在防水套两侧的底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波纹管补偿器本体的表面,所述定位槽开设在防水套两侧的底部,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定位槽呈等距均匀分布,所述定位销杆螺纹连接在固定板的内部,所述定位销杆靠近防水套的一侧延伸至定位槽的内部,所述防滑垫固定连接在定位销杆的表面,所述防滑垫的表面与固定板的表面接触;
所述收纳筒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尘收缩套、抱箍、磁环和磁铁,所述防尘收缩套固定连接在连接环的顶部与底部,所述抱箍固定连接在防尘收缩套远离连接环的一侧,所述磁环固定连接在收纳筒内腔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磁铁固定连接在抱箍的两侧,所述磁铁的表面与磁环的内壁接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抱箍远离连接环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固筒,所述加固筒的表面固定连接在抱箍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收纳环,所述收纳环位于防尘收缩套的内部,所述收纳环的高度大于磁环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一,所述加固板一固定连接在防水套的表面,所述定位销杆远离防水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扭板。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波纹管补偿器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二,所述加固板二底部固定连接在防水套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远离防水套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波纹管补偿器本体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挡环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环,所述缓冲环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波纹管补偿器本体的表面,所述挡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套设在固定板的表面,所述抱箍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林娟,未经吴林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3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细薯蓣皂苷在制备预防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 下一篇:单晶炉用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