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机组的偏航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4566.X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1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佩;刘永文;张善刚;林忠伟;胡峰;陈晨;谢镇;党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2 | 分类号: | F03D7/02;F03D7/04;F03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贾瑞华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偏航 控制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机组的偏航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首先将激光雷达安装在风电机组上一段时间,获得足够的历史测量数据,进而开发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获得激光雷达风向估计模型,然后可以将激光雷达拆除或迁移到其他风电机组上,利用激光雷达风向估计模型取代激光雷达在校准偏航偏差方面的作用以提高风电机组控制过程中的流入风测量的精度,并且大幅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机组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电机组的偏航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偏航控制系统作为风力发电机组中典型控制器,它在风能转换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较为关键的作用就是驱动偏航电机工作保证风轮面正对自然入流风风向。理想情况下,风向标测量入流风方向并将方向信息数据化传递至控制模块,然而实际情况中,机械结构总会由于外部原因出现结构性偏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一个小幅值的偏差也会对机组输出功率造成功率下降(每4°下降约1.13%)。
风向标对风存在偏差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分为静态误差与动态误差。偏航静态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如风向标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人为操作不当、机械磨损、环境恶劣等,该误差与偏航控制参数-偏航偏差阈值相互影响,是造成机组叶轮长时间对风失准的主要原因。偏航动态误差主要是是由于风向标安装于叶轮的后方,叶轮旋转会带动叶轮附近上下游的空气旋转,形成风轮面尾流以及环绕叶片根部的扰流,或是偏航控制器阈值导致,动态误差会随风况变化而变化。
随着遥感测风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雷达测风成为当前一种比较成熟的测风技术,可以精确测量风轮前多个来流风数据,其测量范围大约10~400m,测量精度高达0.1m/s,风向精确度达到0.5°。机舱激光雷达可用于校准偏航偏差或驱动风电机组的实时偏航动作,从而提高发电效率已成为普遍共识。利用激光雷达的优点是流入风测量的精度会大大提高,缺点是成本仍然很高。
如何提高风电机组控制过程中的流入风测量的精度,并降低成本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的偏航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以提高风电机组控制过程中的流入风测量的精度,并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风电机组的偏航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风电机组的每类第一特征的历史记录数据,及每类第二特征的历史测量数据;第一特征的种类包括风电机组的SCADA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中记录的第一风速、第一风向、第二风向、机舱位置、机舱外环境温度、转子转速、叶片桨距角、有功功率、功率设定值和风电机组的状态标志位;第二特征的种类包括安装在风电机组上的激光雷达测量的第二风速、第三风向、激光雷达的状态标志位;该第一风向、第二风向分别为采用传统的主备两个风向标获取的数据。
将所述历史记录数据和所述历史测量数据按照时间进行一一对应,形成数据合集。
基于所述数据合集,确定对每类第二特征的影响较大的预设个数的第一特征,构建每类第二特征的重要特征集合。
对于每类所述第二特征,以所述第二特征的重要特征集合中的每类第一特征的历史记录数据为输入,以所述第二特征的历史测量数据为输出,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所述第二特征的激光雷达风向估计模型。
分别将每类所述第二特征的重要特征集合中的每类所述第一特征的当前记录数据一一对应的输入每类所述第二特征的激光雷达风向估计模型,获取每类所述第二特征的预测数据,并根据每类所述第二特征的预测数据,对风电机组进行偏航控制。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数据合集,确定对激光雷达的每类第二特征的影响较大的预设个数的第一特征,构建每类第二特征的重要特征集合,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45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