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肋式锚杆挡墙工艺逆作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1592.5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4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章进飞;黄天其;郭上冲;马国庆;李兴开;司洪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5/7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肋式锚杆 挡墙 工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肋式锚杆挡墙工艺逆作施工方法,针对超高陡峭岩石边坡的板肋式锚杆挡墙工序衔接困难,大幅度减小土石方降坡或削坡与锚杆锚索打设、挡墙混凝土浇筑的工序衔接时间、减小单项工序对其他工序产生的影响,有利于缩短工期;另外一方面,在快速降坡完成后,随即进行锚杆打设,并进行挡墙混凝土浇筑施工,减少超高陡峭岩石坡面暴露时间,减小安全风险;此外,由于锚索在土石方降坡后完成打设,避免了土石方降坡过程中对锚杆锚索的破坏,而且锚索打设后能够保持轴心受拉,使得施工完成后的板肋式锚杆挡墙锚索成品质量好,抗拉拔力高。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板肋式锚杆挡墙施工方法易造成锚索无法轴心受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肋式锚杆挡墙工艺逆作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边坡治理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是先向下进行分级削坡处理,然后分级打设锚索。在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再搭设落地式脚手架,之后由下到上进行混凝土挡墙施工,在混凝土龄期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锚索张拉,封锚。方法一在施工过程中,易造成锚索无法轴心受拉:在施工过程中,前期在钻孔下索完成的锚索无法垂直设置于后期挡墙作业面,造成无法轴心张拉,且在削坡过程中,挖掘机易破坏成品的锚杆锚索。
方法二是一次性削坡到底,然后搭设脚手架,向上分级打设锚索,但是打设锚索用的脚手架无法用来进行挡墙施工,所以,在进行挡墙施工时,还要再次拆除脚手架,重新搭设混凝土挡墙脚手架,另外一方面,同样也易造成锚索无法轴心受拉。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板肋式锚杆挡墙工艺逆作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板肋式锚杆挡墙施工方法易造成锚索无法轴心受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板肋式锚杆挡墙工艺逆作施工方法,包括:
a、自上而下对待施工的边坡进行削坡;
b、于所述边坡的坡底搭设底层脚手架;
c、通过所述脚手架在与所述底层脚手架的位置相对的所述边坡上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底层挡墙,同时于所述底层挡墙中埋设预埋套管,使得所述预埋套管与所述边坡呈角度设置,且所述预埋套管的设置角度与锚杆的设计设置角度相适配;
d、重复步骤b和c,自下而上的于已搭设的脚手架上搭设上层脚手架以形成作业平台,并于已浇筑的挡墙的上部浇筑上层挡墙以形成板肋式挡墙;
e、在所述作业平台上,经由所述预埋套管向所述边坡的土体中打设锚索已形成板肋式锚杆挡墙。
进一步的,在实施步骤b时,于削坡后的所述边坡中埋设多根锚杆,所述步骤c包括:
于所述底层脚手架的内侧设置单侧模板;
将所述单侧模板拉结于多根所述锚杆,使得所述单侧模板与所述边坡围合形成浇筑空间;
于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固结形成所述底层挡墙。
进一步的,在实施步骤c时,于所述混凝土中埋设锁杆,并将所述锁杆连接于当前层脚手架。
进一步的,在实施步骤b时,于所述边坡中植入植筋,并将所述底层脚手架拉结于所述植筋。
进一步的,在步骤a包括:
构建待施工的所述边坡的三维模型;
基于所述三维模型,现场放线自上而下的分级削坡;
在削坡完成后的所述边坡的坡脚采集坐标点复核所述边坡的坡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1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白油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定时开窗透气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