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邮轮雷达主桅结构及邮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2239.9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5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肖浩;陈正云;刘旭光;戚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5/02 | 分类号: | B63B15/02;B63B15/00;B63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严小艳 |
地址: | 2001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邮轮 雷达 主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邮轮雷达主桅结构及邮轮。邮轮雷达主桅结构包括主架、导管架、连接梯和多层工作平台;所述主架用于对所述工作平台进行支撑;多层所述工作平台层结构设置,相邻两层所述工作平台通过所述连接梯连接;所述导管架连接所有所述工作平台,所述导管架内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用于连接所述工作平台上的雷达与邮轮上的工作站。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将主桅杆的工作平台设置为多层,且每层上均安装有雷达,可以有效的增加雷达的数量,且多层结构之间通过主架和导管架进行连接,也同时保证了主桅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邮轮雷达主桅结构及邮轮。
背景技术
舰船主桅杆源于帆船时代,在挂帆杨航的同时,也承担着舰船“耳目”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和舰船技术的发展,风帆时代的桅杆渐渐失去了动力源支柱的功能,演变为纯粹的舰船信息源载体,尤其是雷达的出现,但初期作为平台的高耸舰桥在后巨舰大炮时代不再受人青睐,相对低矮而流畅的舰桥显然无法满足“站得高、望的远”的要求。
于是,桅杆结构形式的变换与雷达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由细而粗,由柱而塔,桅杆即成为舰船“列舰耸层楼”的标志性结构,在现代舰船的桅杆结构形式上可大致分为椼格桅、塔形桅和筒形桅,而邮轮由于雷达信号要求高,为覆盖船舶首尾处,对主桅杆高度、雷达数量和安装位置都有严格的要求。
在增加了主桅杆的高度和雷达数量后,如何保证主桅杆的安全性,也是现在主桅杆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邮轮雷达主桅结构及邮轮,其能够在增加了主桅杆的高度和雷达数量后,保证主桅杆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邮轮雷达主桅结构,其包括主架、导管架、连接梯和多层工作平台;
所述主架用于对所述工作平台进行支撑;
多层所述工作平台层结构设置,相邻两层所述工作平台通过所述连接梯连接;
所述导管架连接所有所述工作平台,所述导管架内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用于连接所述工作平台上的雷达与邮轮上的工作站。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架倾斜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平台为栅格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平台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和第四平台;
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和所述第三平台的宽度依次增加,所述第四平台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平台的宽度;
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和所述第三平台沿所述主架的清下方向阶梯式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平台的形状为V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平台的V型开口方向为朝向所述主架的倾斜方向。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架包括多根主桅杆,多根所述主桅杆以所述邮轮雷达主桅结构的中心面对称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围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架、所述导管架、所述连接梯和所述工作平台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邮轮,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邮轮雷达主桅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将主桅杆的工作平台设置为多层,且每层上均安装有雷达,可以有效的增加雷达的数量,且多层结构之间通过主架和导管架进行连接,也同时保证了主桅杆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2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