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数据预筛选以提高区块链数据处理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2817.9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6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锡;彭静;廖春梅;罗阳;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7;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苟冬梅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数据 筛选 提高 区块 数据处理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数据预筛选以提高区块链数据处理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对数据进行分类和裁剪;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IPFS中,并生成与存储的数据对应的哈希值;将所述对应的哈希值作为用户存储数据的凭证返回给存储数据的用户终端,所述凭证,用于存储数据的用户从IPFS客户端读取所述存储的数据;在以太坊私链中部署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用于所述以太坊私链中的除所述存储数据的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获得从IPFS客户端读取所述存储的数据的权限。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数据预筛选以提高区块链数据处理效率的方法,可节约区块链的存储空间和时间,实现数据的交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数据预筛选以提高区块链数据处理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的管理和价值挖掘变得愈发复杂和困难。在这样的数据时代下,数据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产,应在其所有者的管理权限下使用。
然而随着数据资产化这一趋势,大量的公司已经着手于收集各种数据,这些数据不再是只由数据的所有者管理,于是数据如何使用以及由谁使用变得不再透明,也无法追溯非法使用数据的行为,给数据所有者带来了极大的隐私泄露风险,数据安全问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海量的数据管理也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大痛点。传统的实施数据库管理系统只能支持任务定时限制,不能保障海量数据的完整和一致性。
特别是医学数据,作为一种隐私数据,几乎都是由各医院的中心服务器来管理数据。这样中心化的存储方式不仅会使数据一直面临着丢失或被泄露的风险,还会形成一个个的数据孤岛,影响数据交互。
针对这个问题,已有人提出将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通过区块链的加密技术来实现数据之间的交互,但是仍然也存在着区块链存储吞吐量低,不适于存储大量数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利用数据预筛选以提高区块链数据处理效率的方法、装置,旨在解决用户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以及不便于交互,不便于大量数据存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数据预筛选以提高区块链数据处理效率的方法,包括: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对数据进行分类和裁剪;
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IPFS中,并生成与存储的数据对应的哈希值;
将所述对应的哈希值作为用户存储数据的凭证返回给存储数据的用户终端,所述凭证,用于存储数据的用户从IPFS客户端读取所述存储的数据;
在以太坊私链中部署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用于所述以太坊私链中的除所述存储数据的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获得从IPFS客户端读取所述存储的数据的权限。
进一步的,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采用ResNet网络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
将分类任务需要的数据划分成一类;
将分类任务不需要的数据划分成另一类;
筛选出分类任务需要的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合约对应一类所述存储的数据的交互;在以太坊私链中部署智能合约,包括:
在用户需要存储的数据分为多个类别的情况下,部署多个智能合约对应各个类别数据的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合约中保存所述对应的哈希值中一部分哈希值的位置;
所述其他用户直接通过所述智能合约中保存的所述对应的哈希值中一部分哈希值的位置,从所述IPFS客户端读取所述存储的数据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2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