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叠层弹簧和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减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4320.0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4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松;罗俊;张玉祥;蒋仲三;李静;陈俊辉;曾先会;周娟;周鹏;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71 | 分类号: | F16F1/371;F16F1/373;F16F1/377;F16F1/393;F16F13/08;F16F13/26;B61F5/30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易娜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弹簧 轨道 车辆 转向架 悬挂 系统 | ||
1.一种一体化叠层弹簧,包括橡胶垫和止挡,橡胶垫包括橡胶垫橡胶、橡胶垫底板和橡胶垫顶板,止挡包括止挡底座、止挡橡胶和止挡顶板;其特征在于,橡胶垫顶板和止挡底座为一体化结构,实现叠层弹簧的轻量化;橡胶垫顶板和止挡底座整体通过橡胶垫橡胶与橡胶垫底板硫化粘接,橡胶垫顶板和止挡底座整体通过止挡橡胶与止挡顶板硫化粘接,从而通过注胶硫化就能使橡胶垫底板、橡胶垫顶板、止挡底座和止挡顶板一体化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叠层弹簧,其特征在于,橡胶垫顶板和止挡底座整体中设置有橡胶流道将橡胶垫橡胶和止挡橡胶连通,橡胶垫橡胶与止挡橡胶采用相同的胶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叠层弹簧,其特征在于,增大止挡橡胶型面的厚度,使止挡与橡胶垫的强度相适配,以便止挡橡胶部分和橡胶垫橡胶使用同一种胶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叠层弹簧,其特征在于,叠层弹簧的金属部件为更轻的材料;其中在较大或极限载荷下起到辅助作用的部分为高分子材料,其他的金属部分为低密度高强度合金材料;止挡底座和橡胶垫顶板整体采用的材料的强度,大于橡胶垫底板采用的材料的强度;凸台上设置排水孔进行排水。
5.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一体化叠层弹簧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臂节点,转臂节点包括外套、内套、芯轴及内套和芯轴之间的橡胶,所述芯轴和内套为一体化结构,并且芯轴和内套整体为两端细、中间粗的形状,芯轴和内套一体化之后的体积小于芯轴和内套分体时的体积,从而实现转臂节点的轻量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橡胶复合节点,将转臂体端部的节点安装环体分割成两个节点安装半圆体,液体橡胶复合节点放置在两个节点安装半圆体之间;液体橡胶复合节点包括芯轴和位于芯轴外周位置的外套体以及硫化在所述芯轴和外套体之间的橡胶,在芯轴内部设置有流道和与流道相连通的注液孔;在外套体的周面上开有多个开口,当硫化后,橡胶包裹在所述多个开口内形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凹槽,凹槽的槽口能被转臂的节点安装环体封堵住形成液体空腔,液体空腔之间通过流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节点、电机止挡、横向缓冲器、中心销套、牵引节点和板弹簧,每个部件的金属部分为更轻的材料;其中在较大或极限载荷下起到辅助作用的部分为高分子材料,其他的金属部分为低密度高强度合金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低密度高强度合金材料为铝合金材料或者钛合金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心销套和牵引节点的橡胶为空向对称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心销套的外套为低密度高强度合金材料,增加外套的厚度,减小橡胶的厚度,外套增加的厚度等于橡胶减少的厚度,使中心销套整体的体积不变。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节点的硫化体外套和整体外套为一体化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幅倾摆,利用转向架悬挂减振系统部件中的空簧,通过向车体两侧的空簧充气,使轨道车辆车体靠近曲线外侧的一侧升高,使轨道车辆向曲线内侧形成小幅倾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减振系统,所述小幅倾摆包括风缸、左空簧、右空簧:设置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压缩空气进入左空簧/右空簧,或从左空簧/右空簧排出,使左空簧与右空簧之间产生高度差,使轨道车辆车体相对于轨面形成向曲线内侧的倾摆角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43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隔震支座
- 下一篇:家具或家用电器及在其中安装抽屉元件的功能单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