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跑料装置的过滤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4385.5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8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虞波;高来顺;俞澄莹;李红建;闵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11 | 分类号: | B01D29/11;B01D29/66;B01D35/2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跑料 装置 过滤器 | ||
一种具有防跑料装置的过滤器,涉及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罐体和进出水口,在进出水口的上方设置第一防跑料装置,第一防跑料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的下端连接第一下封板,第一下封板设有中心孔并连接第一过滤器接管,第一过滤器接管与进出水口相连接;在第一筒体内连接第一滤篮限位环,第一滤篮限位环将第一筒体分隔成第一过滤区和第一非过滤区;在第一过滤区内设置第一滤篮,第一滤篮设置在第一滤篮限位环的上方,第一滤篮的下端设有开口,在第一滤篮的上方设置第一上盖板,第一上盖板与第一筒体的上端相连接;在第一筒体的侧壁上连接过滤进水接管和反洗出水接管。本发明可避免反洗时轻质滤料阻塞、滤料流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工艺,尤其涉及过滤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过滤器通常会连接在斜板除油器、气浮或者水力旋流器等设备后段工艺,用于对污水粗分离后的进一步精细化分离处理。污水进入过滤器后,一般过滤器的进水布水采用筛管(网)或喇叭口均布布水器形式,对于筛管(网)结构一般位于罐内,过滤器反洗时,该结构会存在轻质滤料阻塞筛管(网)问题,进入罐内维修非常不方便;对于喇叭口均质布水器结构,容易导致反洗时滤料流失跑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跑料装置的过滤器,可避免反洗时轻质滤料阻塞、滤料流失。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防跑料装置的过滤器,包括罐体,在罐体的顶部连接进出水口,在所述进出水口的上方设置第一防跑料装置,第一防跑料装置包括竖向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的下端连接第一下封板,第一下封板设有中心孔,并在中心孔处连接第一过滤器接管,第一过滤器接管与所述进出水口相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内连接第一滤篮限位环,第一滤篮限位环将第一筒体分隔成第一过滤区和第一非过滤区,第一过滤区与第一非过滤区通过第一滤篮限位环的内孔相连通;在第一过滤区内设置第一滤篮,第一滤篮设置在第一滤篮限位环的上方,第一滤篮的下端设有开口,第一滤篮的开口与第一滤篮限位环的内孔相连通,在第一滤篮的上方设置第一上盖板,第一上盖板与第一筒体的上端相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上连接过滤进水接管和反洗出水接管,过滤进水接管与第一非过滤区相连通,反洗出水接管与第一过滤区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反洗出水接管上旁接排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篮限位环斜向布置,第一滤篮限位环的高端位于过滤进水接管的上方,第一滤篮限位环的低端位于反洗出水接管的下方;所述第一滤篮的下端开口为斜向开口,斜向开口的斜度与第一滤篮限位环的斜度一致。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滤篮内连接第一隔板,在第一隔板上方的第一滤篮上设置第一通孔,在第一隔板上设置多组第一超压排放机构,第一超压排放机构包括第一泄放孔、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座、第一超压泄放盘和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泄放孔设置在第一隔板上,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隔板的下方,第一弹簧座设置在第一弹簧的下方,在第一隔板上还设置第一穿孔,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弹簧座、第一弹簧、第一隔板的第一穿孔后连接第一超压泄放盘,第一超压泄放盘覆盖第一泄放孔,第一超压泄放盘上方的第一螺栓上螺纹连接第一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的直径略小于第一隔板的第一穿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上盖板的上表面连接把手。
进一步地,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连接排油接口,在排油接口的上方设置第二防跑料装置,第二防跑料装置包括竖向的第二筒体,第二筒体的下端连接第二下封板,第二下封板设有中心孔,并在中心孔处连接第二过滤器接管,第二过滤器接管与排油接口相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内连接第二滤篮限位环,第二滤篮限位环将第二筒体分隔成第二过滤区和第二非过滤区,第二过滤区与第二非过滤区通过第二滤篮限位环的内孔相连通;在第二过滤区内设置第二滤篮,第二滤篮设置在第二滤篮限位环的上方,第二滤篮的下端设有开口,第二滤篮的开口与第二滤篮限位环的内孔相连通,在第二滤篮的上方设置第二上盖板,第二上盖板与第二筒体的上端相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上连接排油接管,排油接管与第二过滤区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4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