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吸座及充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4493.2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9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卞亚魁;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00;H02J50/10;H02J50/9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琪 |
地址: | 5238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吸座 充电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吸座及充电设备,其中磁吸座包括:底座和活动连接在底座一端的支撑盖,底座和支撑盖之间具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部设有磁性件;弹性结构,设在底座和支撑盖之间,弹性结构处于自然状态时,支撑盖相对底座处于第一位置;按压开关,包括按压部和卡紧结构,按压部设于底座或支撑盖,按压部用于接收按压力,卡紧结构设在底座和支撑盖之间,按压开关用于在按压力作用下实现卡紧结构的连接或者实现卡紧结构的解开,卡紧结构连接时支撑盖相对底座处于第二位置,卡紧结构解开时支撑盖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复位至第一位置;其中,支撑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底座之间的间距大于支撑盖位于第二位置时与底座之间的间距。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吸座及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手机、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得到了越加广泛地应用。无线充电技术和装置能够提高此类电子设备在充电时的用户体验,因此受到了用户的广泛欢迎。
无线充电装置通常通过磁感应的方式实现充电。比如,在手机充电方式上,相较于当下主流数据线充电方式,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无线充电方式逐渐发展成熟。无线充电方式以其便携性突出亮点备受消费者青睐,受众不断增加,推广应用发展迅速。当下无线充电主要包括普通接触形式、背夹接触形式以及磁吸接触形式,其中磁吸接触形式应用较为普遍。磁吸式无线充电器通常需要在充电器和电子设备之上设置互为异名磁极的磁吸部件,以利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特性将发射充电线圈和接收充电线圈对准,提升放置的准确率和充电效率,相较普通无线充电器优势明显。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磁吸式充电器缺点也严重影响消费者消费体验,即磁吸式充电器通常与手机等设备对准、有效接触吸附,造成吸附后需双手强行分离才能分开,拿取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磁吸座及充电设备,解决现有磁吸式充电器通常与手机等设备对准、有效接触吸附,造成吸附后需双手强行分离才能分开,拿取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磁吸座,包括:
底座和活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一端的支撑盖,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盖之间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部设有磁性件;
弹性结构,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盖之间,所述弹性结构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支撑盖相对所述底座处于第一位置;
按压开关,包括按压部和卡紧结构,所述按压部设于所述底座或所述支撑盖,所述按压部用于接收按压力,所述卡紧结构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盖之间,所述按压开关用于在所述按压力作用下实现所述卡紧结构的连接或者实现所述卡紧结构的解开,所述卡紧结构连接时所述支撑盖相对所述底座处于第二位置,所述卡紧结构解开时所述支撑盖在所述弹性结构的作用下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其中,所述支撑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间距。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磁吸座,所述支撑盖的侧壁插置在所述底座内部,所述卡紧结构设在所述支撑盖的侧壁和所述底座的侧壁之间;
或者,所述底座的底部内侧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盖的内侧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槽的第一端远离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导向槽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导向柱插置在所述导向槽的第一端内部,所述卡紧结构设在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和所述导向柱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44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