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6124.5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6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宇;苏加坤;蔡继宝;孙强;戴水平;刘成林;罗誉廷;谭明杰;詹少文;罗娟敏;齐午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5 | 分类号: | A24F40/465;A24F40/57;A24F40/70;A24F4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加热 组件 以及 气溶胶 生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感应线圈,用于产生变化的磁场;感应加热元件,至少部分于所述腔室内延伸,并被配置为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基座,用于固定所述感应加热元件;其中,所述基座包括相结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成型材料相对于第二部分的成型材料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并且感应加热元件配置成与第一部分接触连接而与第二部分间隔设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保证了基座整体的热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或加热烟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加热不燃烧类电磁,电磁加热烟具的电磁发热针通过PEEK基座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由于电磁发热针的加热温度可达300度以上,而PEEK基座的耐高温性能通常为260度,因而用于固定电磁加热针的PEEK基座容易产生热变形,从而影响电磁加热烟具的使用寿命。
如现有技术CN114468361A公开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CN114903218A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CN215958356U公开了一种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CN217184818U公开了一种气雾生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由于该基座包括相结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成型材料相对于第二部分的成型材料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并且感应加热元件配置成与第一部分接触连接而与第二部分间隔设置,因此感应加热元件的高热量不会直接传递给基座的第二部分,从而保证了基座整体的热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感应线圈,用于产生变化的磁场;感应加热元件,至少部分于腔室内延伸,并被配置为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基座,用于固定感应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基座包括相结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成型材料相对于第二部分的成型材料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并且感应加热元件配置成与第一部分接触连接而与第二部分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模内注塑相结合,所述第一部分的成型材料包括多孔陶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凸台,凸台的至少部分用于间隔感应加热元件以及第二部分;所述感应加热元件与第一部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测温元件,测温元件用于感测感应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感应加热元件内设置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测温元件;所述感应加热元件还包括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第二容纳腔与第一容纳腔纵向贯通,并且第二容纳腔的内径大于第一容纳腔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测温元件包括电连接部,电连接部用于与电路电连接,第一部分设置有穿孔,穿孔用于供电连接部引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布置感应线圈的支架,支架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所述腔室由端部敞口的筒界定形成,筒的底壁上设置有插入孔,用于供感应加热元件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内部;所述筒的底壁与支架的底壁设置有纵向间隔空间,基座的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位于纵向间隔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加热元件包括沿其纵向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所述第一段的至少部分能够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所述第二段配置成与第一部分相连接;所述感应加热元件还包括第三段,第三段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第三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段以及第二段中的任何一个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6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档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井下多级中继通信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