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纳海上风电的滨海燃煤电-气综合能源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6817.4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梁睿;王琛;张鹏;黄宏旭;梁凯泽;李嘉翔;吕超贤;靳维;彭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F03D9/19;C25B9/65;C25B15/08;C01B32/50;C01B32/40;C07C1/12;C07C1/04;C07C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杨晓亭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滨海 燃煤 综合 能源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纳海上风电的滨海燃煤电‑气综合能源生产方法,消纳海上风电的滨海燃煤电‑气综合能源生产体系包括海上风电发电系统、临海氢气制备系统、滨海燃煤发电系统、废弃气体分离系统、甲烷化气体混合制备系统、储气系统和能源外送系统。本发明通过利用海上风电制造氢气,解决风电远距离并网消纳带来的成本及系统运行安全问题,同时,分离处理传统燃煤电厂产生的含碳废气形成高纯度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气一起作为甲烷化气体的生产原料,减少燃煤电厂碳排放量,提升风电消纳率,降低系统整体运行成本以及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可降低系统整体运行成本以及提高能源生产效率,提高区域能源系统综合供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生产方法,具体是一种消纳海上风电的滨海燃煤电-气综合能源生产方法,属于能源低碳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碳中和”的时代大背景下,全球能源结构将深度调整,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已无法满足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能源结构和能源的利用方式成为重要途径,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日益成为各国重点支持发展的能源类型。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将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80%,其中风能和光伏发电占比将从2019年的8%上升至近30%。
目前传统各类清洁能源多为独立生产,缺少不同能源之间互动互联的生产模式,能源生产及使用的成本较高,难以形成低碳、可靠、经济、绿色的能源供给方式。虽然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再电气化的不断推进,海上风电和电解制氢作为产业开发的重点大量投入建设并使用,但一方面,海上风电场波动较大,并网会对陆上大电网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必须配置大量储能等灵活性资源,这就带来部分技术性及经济性问题,且海上风电必须同时敷设高压海缆,成本高昂;另一方面,虽然电解制氢可以实现海上风电消纳,但氢能的运输受行业技术的制约,氢元素密度大、运输损失高,使得氢能运输带来的附加成本及安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消纳海上风电的滨海燃煤电-气综合能源生产方法,能够解决海上风电远距离输送消纳困难、燃煤发电厂碳排放高的问题,达到经济高效消纳可再生能源、降低发电侧碳排放以及各类能源综合生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消纳海上风电的滨海燃煤电-气综合能源生产体系包括海上风电发电系统、临海氢气制备系统、滨海燃煤发电系统、废弃气体分离系统、甲烷化气体混合制备系统、储气系统和能源外送系统;滨海燃煤发电系统的烟气排放口通过废气收集装置与废气分离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滨海燃煤发电系统的电能输出端与能源外送系统连接;海上风电发电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海上风电发电机组、海上升压站、海底电缆和陆上降压站;储气系统包括氧气储气部分、氢气储气部分和富碳弛放气体储气部分;临海氢气制备系统包括海水电解部分和气体外输部分,海水电解部分与陆上降压站电连接,气体外输部分的氢气输出端与储气系统的氢气储气部分的输入端连接,气体外输部分的氧气输出端与储气系统的氧气储气部分的输入端连接;废气分离系统的输出端与储气系统的富碳弛放气体储气部分的输入端连接;甲烷化气体混合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料输入部分、甲烷气体制备部分和余碳脱除部分,余碳脱除部分的输出端与能源外送系统连接;储气系统的氢气储气部分的输出端和富碳弛放气体储气部分的输出端分别与甲烷化气体混合制备系统的原料输入部分连接,储气系统的氧气储气部分的输出端与能源外送系统连接;
滨海燃煤发电系统生产的电能送至能源外送系统进行外送,滨海燃煤发电系统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产生的含大量碳化物、硫化物的有害烟气通过废气收集装置统一收集并送至废气分离系统进行处理,废气分离系统将含硫有害烟气分离形成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富碳弛放气体,并进入储气系统的富碳弛放气体储气部分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6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卷开卷阻尼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水电站的闸门漏水检测模型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