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垃圾回收焚烧的发电装置及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8323.X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4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44;F23G5/46;F22B33/18;F23L5/02;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艳秋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垃圾 回收 焚烧 发电 装置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垃圾回收焚烧的发电装置;包括焚烧炉、水箱以及发电装置,焚烧炉的下端设有底座,底座与地面固定连接,底座的下方安装有鼓风机和燃烧机,焚烧炉侧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焚烧炉侧端的内侧,限位块上设有筛网,筛网上设有多个通孔,焚烧炉的侧端设有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通过支撑杆固定在焚烧炉的侧端;该装置在焚烧炉内部设置筛网,通过筛网能够过滤掉刚倒入的垃圾内掺杂的液体以及垃圾燃烧后产生的灰烬,便于垃圾的燃烧;该装置在焚烧炉的侧端安装鼓风机和燃烧机,鼓风机能够为焚烧炉内提供氧气,燃烧机的能够对焚烧炉内堆积在上方的垃圾进行燃烧,最终确保垃圾能够充分的燃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垃圾回收焚烧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品逐渐增多,也导致了生活垃圾的增加。生活垃圾的处理是现在的一个难题;随着现在环保部门的要求和支持,加上现在煤炭资源的短缺,用垃圾焚烧发电是解决垃圾的一个相对较好的方法;利用垃圾发电不仅可减少垃圾堆放(减容比很大,燃后灰渣只占原来的3%左右),消除细菌和传染病传播,减少大气污染,而且可从中获得一定量的电能;垃圾焚烧发电因大大减少填埋而能够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也减少了填埋对地下水和填埋场周边环境的大气污染;
但是现有的一些小型垃圾焚烧发电装置,在对垃圾进行焚烧时,不能将垃圾燃烧彻底,垃圾在燃烧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而且未充分燃烧的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回收焚烧的发电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垃圾回收焚烧的发电装置,包括焚烧炉、水箱以及发电装置,所述焚烧炉、水箱以及发电装置并排安装,所述焚烧炉安装在墙体旁;
所述焚烧炉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焚烧炉与墙体之间的位置安装有鼓风机和燃烧机,所述鼓风机与焚烧炉之间通过第一导管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鼓风机连接,所述第一导管远离鼓风机的一端与焚烧炉的侧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穿过焚烧炉置于焚烧炉内部,所述鼓风机的上端部设有第一开关;
所述焚烧炉的内侧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燃烧板,所述燃烧板的侧端设有多个出火孔;所述燃烧机与焚烧炉之间通过两根第二导管和一根第三导管密封连接,所述燃烧机的上端部设有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两根第二导管的一端分别与焚烧炉内侧的燃烧板连接,第二导管远离焚烧炉的一端与第三导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导管远离第二导管的一端与燃烧机连接,所述焚烧炉的侧端设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将两根第二导管固定在焚烧炉的外侧;
所述焚烧炉的侧端设有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通过支撑杆固定在焚烧炉的侧端。
进一步地,所述焚烧炉的上端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推盖,所述推盖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焚烧炉的下端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端部设有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的下端部设有第二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焚烧炉侧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焚烧炉侧端的内侧,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筛网,所述筛网上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通过支撑杆固定在焚烧炉的侧端,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上端部设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的一端与废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四导管远离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端与焚烧炉的上端部连接,所述第四导管穿过焚烧炉的上端部并延伸至焚烧炉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内部设有储液槽,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远离焚烧炉的一端设有出液管;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上端部设有出气管和第二翻盖;所述出气管内设有两层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槽内装有与硫化物进行化学反应的试剂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8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