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仿生复眼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3879.8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4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美蓉;白嵩奇;郑叶龙;孙玉楷;黄银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B01J19/00;G02B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流控 技术 制备 仿生 复眼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仿生复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仿生复眼的方法,包括:去离子水作为连续相;光固化剂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紫外光引发剂作为分散相;将连续相和分散相注入PDMS微流体通道,使分散相在连续相中形成单分散微液滴,并通过紫外线照射固化得到多个粒径均一的球形固体颗粒;在去离子水中放置光固化剂液滴,将球形固体颗粒倾倒在光固化剂液滴上;光固化剂液滴表面被所述球形固体颗粒完全覆盖后,使用紫外线对光固化剂液滴进行照射固化,形成一颗复合透镜,即仿生复眼。本发明结合微流控技术与紫外光固化技术制备仿生复眼,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可一体化成型等优点,有助于降低仿生复眼加工难度并扩大其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生复眼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仿生复眼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仿生复眼系统具有大视场,时间分辨率高,对运动物体快速捕捉等优势,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进行研究。根据仿生复眼系统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平面复眼系统,曲面复眼系统及多相机系统。其中,平面复眼系统视场角较小,受其原理限制,体积相比于其他两种系统而言较大,但制备较为简单;多相机系统视场角可达360°,但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运算数据庞大,信息整合迟缓等缺点的存在使得应用受到限制。曲面复眼系统综合了其他两种系统的优点,可以实现系统结构的进一步简化,在视场角较大的同时实现了体积可控,更接近自然界中复眼的结构。
高精度复杂曲面的制备是仿生复眼系统构建的难点。现有的文献中,高精度复杂曲面的制备大多采用3D增材制造技术,超精密金刚石车削,光刻技术,纳米压印等。然而,目前常用的高精度仿生复眼制备技术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无法一体化加工,组合加工工艺较为复杂;二是虽然传统加工技术较为成熟,但仍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仿生复眼制备的相关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仿生复眼的方法,结合微流控技术与紫外光固化技术制备仿生复眼,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可一体化成型等优点,有助于降低仿生复眼加工难度并扩大其应用场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仿生复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去离子水作为连续相;光固化剂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紫外光引发剂并搅拌均匀,作为分散相;其中,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于降低所述分散相与所述连续相的界面张力;
(2)控制环境温度恒定,以确保所述分散相和所述连续相粘度恒定;调整所述分散相和所述连续相的流速稳定并且流速比为0.5-1.5,并将所述分散相和所述连续相分别注入PDMS微流体通道;所述分散相和所述连续相在所述PDMS微流体通道中汇合后,所述分散相在所述连续相中形成多个直径在数十微米量级的单分散微液滴,多个所述单分散微液滴通过紫外线照射固化得到多个粒径均一的球形固体颗粒;
所述PDMS微流体通道设置有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且出口与两个入口均连通;两个入口分别用于通入所述连续相和所述分散相,出口用于排出含有所述球形固体颗粒的液体;
所述紫外线照射所述PDMS微流体通道中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的交汇处至所述出口的区段;
(3)将与步骤(1)相同的光固化剂滴在去离子水中的玻璃片体表面,形成一个光固化剂液滴;将步骤(2)得到的含有所述球形固体颗粒的液体倾倒在所述光固化剂液滴上,由于表面能最低原理,所述球形固体颗粒会吸附在去离子水与光固化剂液滴的两相界面上;
(4)所述光固化剂液滴表面被所述球形固体颗粒完全覆盖后,使用紫外线对所述光固化剂液滴进行照射固化,所述表面固体颗粒和所述光固化剂液滴自组装为复合透镜,即仿生复眼;其中所述表面固体颗粒作为副透镜,内部所述光固化剂液滴的固化物作为主透镜。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所述光固化剂为丙烯酸酯类固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38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