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吡呋喃酮在制备防治白蚁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74435.6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8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兰;张文童;谢永坚;张欣;张新平;贾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白蚁防治管理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25/12;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曹振中 |
地址: | 226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呋喃 制备 防治 白蚁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氟吡呋喃酮在制备防治白蚁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白蚁防治技术领域,本申请所提供的氟吡呋喃酮在制备治疗防治白蚁药物中的应用,通过相关实验验证了氟吡呋喃酮对黄胸散白蚁具有较强的毒力,且在一定范围内,药剂浓度的增加对白蚁水平传递作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蚁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氟吡呋喃酮在制备防治白蚁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害虫,因为它的隐蔽性强,平常我们在生活中接触较少,不像其它害虫那么直接。但是,白蚁的危害性却是非常强大和广泛,加上繁殖速度也非常快,故而被定性为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
现有技术中针对白蚁的防治,通常使用联苯菊酯、吡虫啉、氟虫腈、依维菌素等药物。其中吡虫啉对白蚁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是一类毒性低、作用缓慢、环境安全的新型白蚁防治药剂,联苯菊酯具有持效期长、稳定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一类白蚁防治剂。
氟吡呋喃酮是由拜耳公司开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亦为新型丁烯酸内酯类化合物,被国际杀虫剂抗性行动委员会(IRAC)归入烟碱乙酰胆碱受体调节剂第4组Group 4D亚组。氟吡呋喃酮可选择性地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键合受体蛋白,随后激活受体产生生物反应,使神经细胞处于激动状态,但氟吡呋喃酮不会被乙酰胆碱酯酶结合而失活,因此受体通道持续开放,导致昆虫神经系统崩溃。对于氟吡呋喃酮对于白蚁的防治上的应用,并没有任何文献提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氟吡呋喃酮在制备防治白蚁药物中的应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防治白蚁的药物,包括氟吡呋喃酮及滑石粉。
优选的,所述氟吡呋喃酮的浓度为0.03125-0.5μg/g。
优选的,所述氟吡呋喃酮的浓度为0.03125-0.0625μg/g。
优选的,所述滑石粉为150-300目。
优选的,所述滑石粉为200目。
本申请还提供了防治白蚁的药物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先将氟吡呋喃酮浸入蒸馏水中,浸泡浓度为0.125-2μg/mL,然后将浸泡完成的药剂与滑石粉进行混合,充分混合后烘干,制成粉剂,完成药物的制备。
本申请所提供的氟吡呋喃酮在制备治疗防治白蚁药物中的应用,通过相关实验验证了氟吡呋喃酮对黄胸散白蚁具有较强的毒力,且在一定范围内,药剂浓度的增加对白蚁水平传递作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氟吡呋喃酮在制备防治白蚁药物中的应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防治白蚁的药物,包括氟吡呋喃酮及滑石粉。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氟吡呋喃酮的浓度为0.03125-0.5μg/g。所述滑石粉为150-300目,优选的为200目。
优选的,氟吡呋喃酮的浓度为0.03125-0.0625μg/g。
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氟吡呋喃酮浸入蒸馏水中,浸泡浓度为0.125-2μg/mL,然后将浸泡完成的药剂与滑石粉进行混合,充分混合后烘干,制成粉剂,完成药物的制备。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内容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白蚁防治管理中心,未经南通市白蚁防治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4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用振动梁
- 下一篇: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