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4525.5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8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鼎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达联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1 | 代理人: | 尚婷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龙果 种植 培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包括培育室,所述培育室内设置有培育池,所述培育池内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筒壁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套筒呈圆筒状,所述套筒内放置有苗盆,所述苗盆盆壁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根据所述苗盆与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来调整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重合面积大小;所述培育室顶部设置有喷雾装置、灯带及光线传感器,根据重合面积大小获得光照策略;所述灯带用于执行光照策略,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接收光信号,所述喷雾装置用于根据光信号来调节喷雾量;通过本发明设置根据有苗生长来调节苗盆空隙大小及保证火龙果幼苗在不同生长周期下促进幼苗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幼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火龙果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表土层;由于长期生长于热带沙漠地区,其叶片已退化,光合作用功能由茎干承担;茎的内部是大量饱含粘稠液体的薄壁细胞,有利于在雨季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火龙果的繁殖方法多以扦插、嫁接及实生苗为主,特别是火龙果幼苗在种植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到培育装置,通过在移栽大棚前将幼苗或者扦插的嫩枝在培育装置中预先培育可以获得更多的养分,茎部和根部也会得到更好的生长。
有很多在生产过程中的培育装置达到了火龙果幼苗生长的基本营养条件及光照条件,但是在具体培养过程中需要更加科学的营养设置,有的在培育过程中多使用简单的养护装置,火龙果苗的培养过程中对土培盆很少更换或者调整,缺少一定的空气流通性,密闭的环境容易造成火龙果幼苗根系的腐烂,容易导致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病虫害感染;为保证火龙果根系的健康使用换盆容易导致火龙果根系在更换过程中受损,不便于幼苗的生长发育,整体缺乏对火龙果幼苗的一个全面的养护支撑。
有些为达到较好的生长速度,会提供一定的光照、温度及湿度等,但是由于缺乏科学和系统控制,很难提供适宜火龙果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光照、温度以及湿度等调控,为保证根系及幼苗茎部的生长,有的会对火龙果进行施肥,但是无法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提供相应的营养成分以及光照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1、如何降低火龙果幼苗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的损坏,提高幼苗根部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2、怎样科学制定不同时期火龙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照、营养及水分含量,保证幼苗的生长发育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火龙果种植用培育装置,包括培育室,所述培育室内设置有培育池,所述培育池内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筒壁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套筒呈圆筒状,所述套筒内放置有苗盆,所述苗盆盆壁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根据所述苗盆与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来调整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重合面积大小;
所述培育室顶部设置有喷雾装置、灯带及光线传感器,根据重合面积大小获得光照策略;所述灯带用于执行光照策略,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接收光信号,所述喷雾装置用于根据光信号来调节喷雾量。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培育池上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苗盆顶部边缘固定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通过所述蜗杆与蜗轮的传动连接实现苗盆的与套筒的相对转动;所述蜗杆贯穿培育室在外部设置有控制旋钮,所述控制旋钮还用于调控不同光照策略。
于本实施例中,根据幼苗的不同生长周期设置不同档位,所述档位包括小苗期、中苗期、成苗期;所述光照策略包括光照强度和光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旋钮控制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一、通过控制旋钮调节苗盆与套筒的相对位置,调整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重合面积大小;
步骤二、按照预设的光照策略对灯带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鼎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鼎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4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