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5210.2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3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00;H01Q1/24;H01Q1/27;H01Q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能够降低大面积金属件对NFC天线的影响,保证NFC天线的性能,提升读卡成功率。电子设备包括NFC天线和金属件。NFC天线包括NFC线圈,NFC线圈具有第一侧,第一侧为NFC线圈所处平面的一侧。金属件位于第一侧,NFC线圈包括沿自身周向排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金属件在NFC线圈所处平面的正投影外,并围绕金属件在NFC线圈所处平面的正投影设置,第二部分穿过金属件在NFC线圈所处平面的正投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于实现近场通信。
本专利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的申请号是202110420862.X,申请日是2021年04月19日,名称是: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NFC天线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因其允许无线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数据传输,且具有安全性高、功耗低、交易快速等优点,而在多个领域中均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技术中,NFC天线的线圈(以下简称NFC线圈)的长度较大,NFC线圈在电子设备内所需的净空区较大。但是,在诸如手机、智能手表等便携式小型电子设备及穿戴类电子设备中,随着薄型化、功能多样化、高续航的发展,NFC线圈在电子设备内的布局空间受限。在NFC线圈用于收发射频信号的一侧通常会存在大面积金属件。比如,在NFC线圈用于收发射频信号的一侧安装有用于保护并装饰摄像头模组的装饰盖,该装饰盖为金属件。在此情况下,该金属件会导致NFC天线的性能严重下降,从而造成电子设备读卡困难。因此,如何解决大面积金属件对NFC天线的影响,成为各厂商研究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降低大面积金属件对NFC天线的影响,保证NFC天线的性能,提升读卡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NFC天线和金属件。其中,NFC天线包括NFC线圈。NFC线圈具有第一侧。该第一侧为NFC线圈所处平面的一侧。金属件位于第一侧。NFC线圈包括沿自身周向排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金属件在NFC线圈所处平面的正投影外,并围绕金属件在NFC线圈所处平面的正投影设置。第二部分穿过金属件在NFC线圈所处平面的正投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NFC线圈包括沿自身周向排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金属件在NFC线圈所处平面的正投影外,并围绕金属件在NFC线圈所处平面的正投影设置。第二部分穿过金属件在NFC线圈所处平面的正投影。同时由于随着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第二部分与金属件之间在垂直于NFC线圈所处平面上的距离,通常小于第一部分与金属件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因此金属件内被第二部分感应起的电流大于金属件内被第一部分感应起的电流。在NFC线圈产生的磁场与金属件产生的磁场抵消后产生的磁场盲区转移至NFC线圈所围成的区域的边缘。具体的,转移至第二部分所处的边缘。这样,可以提高NFC线圈所围成区域内的磁力线分布均匀性,从而改善NFC天线的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金属件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表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通孔在NFC线圈所处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部分交叠,以使第二部分(312)露出。这样,通过通孔可以将NFC线圈的第二部分露出,以使第二部分产生的磁场能够经由通孔发射至金属件远离NFC线圈一侧。相应的,第二部分也可以经由通孔接收到金属件远离NFC线圈一侧的磁场。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NFC线圈所围成区域内的磁力线分布均匀性,改善NFC天线的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金属件上设置的通孔在平行于第二部分的延伸路径上的长度之和,小于金属件在平行于第二部分的延伸路径上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5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船舶水尺计重智能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