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组内语音保密传输方法及加密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77072.1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3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范犇;田阳柱;徐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量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40;H04R1/10;H04R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语音 保密 传输 方法 加密 | ||
本发明提供的耳机组内语音保密传输方法及加密耳机,在耳机内部设置安全芯片,利用安全芯片充注的量子密钥形成的本地密钥加密语音,由于量子密钥的真随机特性,因此加密后的语音不可破解;实施加密的本地密钥和实施解密的本地密钥基于相同的密钥句柄形成,采用对称加密方式,加密速度快,应用至耳机通信时相比非对称加密能够提高通信速率;此外,本发明中密钥无需经过无线网络传输,而是在预置在耳机内部,避免被非法窃取,进一步保证通信安全;使用前通信双方耳机无需配对获取公钥,使得语音保密传输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加密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组内语音保密传输方法及加密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关于耳机的语音保密传输方法是通过呼叫端耳机和接收端耳机配对使得双方获得与对方ID相关的公钥,呼叫端耳机利用公钥加密语音通话经双方连接的智能手机发送给接收端耳机,接收端耳机利用预先存储的私钥解密后得到通话明文,由此实现语音保密传输。该方法中公钥获得需要通信双方耳机预先配对,导致语音保密传输操作复杂,且非对称加密算法复杂,应用至耳机通信时易出现通信延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组内语音保密传输方法及加密耳机,在耳机内部设置安全芯片,利用安全芯片充注的量子密钥形成的本地密钥加密语音,由于量子密钥的真随机特性,因此加密后的语音不可破解;采用对称加密的加密方式,加密速度快,应用至耳机通信时相比非对称加密能够提高通信速率;密钥无需经过无线网络传输,避免被非法窃取,保证通信安全;密钥预置在耳机内部,使用前双方耳机无需配对获取公钥,使得语音保密传输操作便捷。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组内语音保密传输方法,所述耳机组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内置预充注有第一量子密钥的第一安全芯片,所述第二耳机内置预充注有第二量子密钥的第二安全芯片,所述第一量子密钥和所述第二量子密钥不同;所述语音保密传输方法包括:
S101:经所述第一耳机输入所述语音,由所述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形成第一语音密文,将所述第一语音密文传输至服务器;
S102:解密所述第一语音密文之后,依照关联于所述第二安全芯片的第二密钥句柄形成第三本地密钥,利用所述第三本地密钥加密所述语音形成第二语音密文;
S103:将所述第二语音密文传输至所述第二耳机,由所述第二安全芯片生成的第四本地密钥解密后播报给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S101具体包括:
S1011:所述第一安全芯片接收到所述语音生成第一密钥句柄,将所述第一密钥句柄写入所述语音数据包的数据头或者数据尾;
S1012:所述第一安全芯片依照所述第一密钥句柄基于所述第一量子密钥形成第一本地密钥,并利用所述第一本地密钥加密所述语音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形成所述第一语音密文传输至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连接密管机,所述密管机至少存储所述第一安全芯片和所述第一量子密钥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安全芯片和所述第二量子密钥的对应关系;所述S102具体包括:
S1021: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语音密文发送给所述密管机;
S1022:所述密管机依照所述第一密钥句柄形成第二本地密钥,利用所述第二本地密钥解密所述第一语音密文;
S1023:所述密管机生成所述第二密钥句柄,依照所述第二密钥句柄基于所述第二量子密钥形成所述第三本地密钥,利用所述第三本地密钥加密所述语音形成所述第二语音密文回传给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S103具体包括:
S1031:所述第二安全芯片获取所述第二密钥句柄,依照所述第二密钥句柄形成所述第四本地密钥;
S1032:利用所述第四本地密钥解密所述第二语音密文之后,将所述语音播报给所述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量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江量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7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