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7371.5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5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康柱;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1/28;A62C37/40;A62C3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千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2 | 代理人: | 徐选怀;汝锦锋 |
地址: | 7103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灭火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灭火控制单元、高压氮气启动瓶组单元、氮气驱动管路、液体灭火剂箱单元、液体灭火剂输送管路、喷头和压力反馈信号装置;所述液体灭火剂箱单元包括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及设在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上一带驱动侧口爆破膜片的进气转换接头、一注液口及其堵头和一带输出侧口爆破膜片的出液口转换接头;在所述进气转换接头与所述出液口转换头之间的所述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内横向上至少设一组:一下部设条形导气孔的竖隔板,或/和,在其底面上且顺液体灭火剂流出方向设一锐角斜面导气板架。通过自动灭火系统可将液体灭火剂压力低、平缓地释放至防火区域内,降低对电气元器件冲击压力,避免了其遭受二次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配电柜、仪器仪表柜、数据柜、电源柜、储能站、电池充装设备等机柜已经在社会各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这些机柜在正常运行中处于高温状态,这样会大大地增加其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针对上述机柜现有技术中采用探火管式灭火系统来进行火灾探测及自动灭火。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现有技术的直接式和间接式探火管式灭火系统原理示意图,上述两种探火管式灭火系统主要均包括灭火剂瓶组及与其连接的探火管7;其中所述探火管7缠绕固定在机柜内电器设备附近,所述探火管7引出机柜柜体外并在其末端设用于监测其内氮气压力的单向阀9和压力开关8,在正常情况下系统中探火管7内充有一定压力的氮气;所述灭火剂瓶组包括储存灭火剂1的灭火剂钢瓶2、卡箍3、容器阀4或4´以及压力表5,灭火剂瓶组固定在机柜柜体6外侧。另外,间接式的探火管式灭火系统还包括由容器阀4´引出的灭火剂释放管10和喷头18。
上述系统中探火管7是一种塑料软管,当机柜内任意部位着火,其接近火灾部位的温度到达150±10℃时,探火管被烧破释放其内压力氮气,同时使容器阀4或4´的压力失去平衡,灭火剂依次由钢瓶2、容器阀4或4´;再由探火管7、探火管7破口释放(直接式)至机柜内,进行全淹没灭火,或者再由灭火剂释放管10、喷头18释放(间接式)至机柜内,进行全淹没灭火。
现有技术中机柜设置探火管灭火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探火管灭火效率低,因为探火管被大火烧破需要一定的时间滞后;2.探火管烧破瞬间要释放压力氮气,会对机柜内的电子元器件产生冲击力,导致其损坏从而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探火管烧破瞬间释放氮气压力大,造成机柜内的电子元器件损坏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压力低、平缓地释放灭火剂的自动灭火系统,所述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灭火控制单元、高压氮气启动瓶组单元、氮气驱动管路、液体灭火剂箱单元、液体灭火剂输送管路、喷头和压力反馈信号装置,所述压力反馈信号装置设置在氮气驱动管路上,所述液体灭火剂箱单元包括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及设在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上一带驱动侧口爆破膜片的进气转换接头、一注液口及其堵头和一带输出侧口爆破膜片的出液口转换接头;所述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由敞口长方体壳及与其焊接在一起的盖板构成;所述进气转换接头设在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左端头,所述出液口转换接头设在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右端头;在所述进气转换接头与所述出液口转换接头之间的所述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内横向上至少设一组:一下部设条形导气孔的竖隔板,或/和,在其底面上且顺液体灭火剂流出方向设一锐角斜面导气板架。
优选的,为了确保自动灭火时压力更低、更平缓地释放灭火剂,所述驱动侧口爆破膜片的爆破压力为0.6MPa~0.8MPa,所述输出侧口爆破膜片的爆破压力为0.6MPa~0.8MPa。
优选的,为了确保更平缓地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所述进气转换接头设在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左端面的左侧中部;所述出液口转换接头设在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前端面的右下角部位,所述注液口设在液体灭火剂箱体本体上端面的左端部,且与进气转换接头错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73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