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漂浮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77687.4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1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冯明南;李亚涛;张家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奕达防爆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宏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4 | 代理人: | 喻慧玲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水面 垃圾 收集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垃圾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漂浮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漂浮桶体、升降装置、针板和活动浮板;漂浮桶体包括凹陷腔体和容纳空间,升降装置安装于容纳空间内;针板包括底板和若干针体;活动浮板套设于容纳空间外部,且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上下运动,活动浮板上与针体一一对应设置有贯通孔;活动浮板包括顶部限位工作位置和底部挤压工作位置。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可通过活动浮板工作位置的转变而交替实现垃圾收集和垃圾挤压集中,使得周围的垃圾被持续的收集在漂浮桶体的凹陷腔体底部,且被针板固定,便于垃圾的集中清理,以及实现清理位置的转变,通过漂浮的形式可实现任意位置的垃圾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漂浮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湖泊、水库、池塘和人工景观等静止水体的表面,不可避免的会在局部发生水面垃圾堆积的情况,此种情况一方面会影响水质而破坏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市容环境。
目前,针对上述水体内垃圾的清理多采用人工的方式,通过在岸边的操作,或者,通过清理船在水面的操作而实现垃圾的打捞。
无论上述哪种操作方式,均会使得相关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具体地,当在岸边操作打捞设备时,设备的长度需满足能够延伸至水体内的设定范围,而较大的长度必然会带来操作的难度,针对每位操作人员无法实现长时间操作,而交替性的劳动又必然带来人力成本的提升;当采用垃圾清理船在水面进行操作时,由于船体本身的重量大,在不同水体间变化工作位置时具有较大的难度,且同时操作者仍需要在船体上执行打捞动作,同样也容易在短时内造成疲劳。
综上所述,如何获得一种可使得操作人员通过较少的体力支出,而较为便捷的实现水面垃圾清理的装置,成为了本领域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漂浮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漂浮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漂浮桶体、升降装置、针板和活动浮板;
所述漂浮桶体中部具有凹陷腔体,且侧壁在自上至下的设定范围内设置有贯通区域,所述凹陷腔体中心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针板包括底板和若干针体,所述底板自由下落至与所述凹陷腔体底部贴合的位置,且套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外部,所述针体竖直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活动浮板套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外部,且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活动浮板上与所述针体一一对应设置有贯通孔;
其中,所述活动浮板包括顶部限位工作位置和底部挤压工作位置;
在所述顶部限位工作位置时,所述活动浮板超出所述漂浮桶体外围顶部,所述漂浮桶体因重力浸入水中,所述活动浮板用于限制所述漂浮桶体在水中的下沉极限深度;在所述底部挤压工作位置时,所述活动浮板靠近所述底板,且对所述凹陷腔体内的垃圾进行挤压,使得至少部分垃圾贯穿所述针体,且所述漂浮桶体部分贯通区域伸出水面外。
进一步地,所述漂浮桶体包括底座和若干浮圈,所述浮圈堆叠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浮圈与所述底座之间,以及所述浮圈与浮圈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且形成所述贯通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和浮圈均为具有空心腔体的塑料结构,且所述底座和浮圈外围上下对应设置有耳板结构,所述底座和浮圈上的耳板结构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螺杆和若干外旋于所述螺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底座和浮圈上对应的所述耳板结构,且每个所述耳板结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所述螺母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奕达防爆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冠奕达防爆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7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路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高压输电线路除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