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化的电磁-摩擦复合振动能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0413.0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3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聪;王梓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H02K35/02;H02N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见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21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电磁 摩擦 复合 振动 收集 装置 | ||
1.一种阵列化的电磁-摩擦复合振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振动能收集机构,所述振动能收集机构包括多个振动能收集单元,多个所述振动能收集单元阵列化排布于所述外壳内,每个所述振动能收集单元包括弹簧拾振单元、电磁发电单元以及摩擦发电单元;
所述弹簧拾振单元包括拾振体和多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拾振体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所述电磁发电单元包括磁铁单元和线圈,所述磁铁单元设于所述拾振体内,所述磁铁单元包括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磁铁,两个所述磁铁的磁极相斥,所述线圈围设于所述拾振体外且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所述摩擦发电单元连接于所述拾振体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化的电磁-摩擦复合振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振体包括沿竖直方向拼接而成的两个拾振本体,两个所述磁铁分别置于两个所述拾振本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化的电磁-摩擦复合振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振本体包括水平面、左右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以及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包括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连接的竖直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化的电磁-摩擦复合振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处设置成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平行设置,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斜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化的电磁-摩擦复合振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化的电磁-摩擦复合振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拾振单元的相邻所述弹簧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化的电磁-摩擦复合振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呈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化的电磁-摩擦复合振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拾振本体的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两个所述竖直面分别拼接成第三侧面、第四侧面,所述摩擦发电单元连接于所述水平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阵列化的电磁-摩擦复合振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发电单元包括多个纳米摩擦发电机,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包括折纸结构、设于所述折纸结构上的多个第一摩擦材料与多个第二摩擦材料,所述第一摩擦材料与第二摩擦材料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阵列化的电磁-摩擦复合振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纸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拾振体的外表面,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04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