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2283.4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8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冯青;李啸南;李胜胜;孙艳妮;李敬松;黄子俊;张小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C09K8/52;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高卫静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纳米 解堵剂 转向 作用 机理 表征 方法 | ||
1.一种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基于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结合电镜扫描的结果,应用修正的Einstein粘度模型对生物纳米解堵剂粘度进行描述,计算出生物纳米转向剂不同浓度条件下的粘度,并与室内实验结果相对比进行验证;
(2)选用tNavigator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当中的关键字,构建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的数值模型,对生物纳米解堵剂粘度的平面变化进行描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正Einstein粘度模型公式如下:
μ=μ0(1+2.5φ)
其中,μ—生物纳米解堵剂粘度,mPa.s;
μ0—原始状态下,地层中流体的粘度,mPa.s;
φ—混合溶液中分散相体积分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考虑其他分子引起的体积变化下,混合溶液中分散相体积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φ—混合溶液中分散相体积分数,%;
f(Ri)—半径为Ri的分子体积分数,%;
—半径为Ri+r的分散相体积分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半径为Ri+r的分散相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半径为Ri+r的分散相体积分数,%;
Ri—某一个分子的半径,μm;
r—溶剂化层平均厚度,μm;
φ—混合溶液中分散相体积分数,%;
—半径为Ri的分散相体积分数,%;
a,b,c,d—修正系数,与分子的形状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不加生物纳米转向剂的生物纳米解堵剂母液,以生物纳米解堵剂母液:水为1:2,1:3,1:4,1:5,1:6,1:7的比例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2)将各浓度的溶液分成5份,分别加入生物纳米转向剂使溶液中生物纳米转向剂的浓度为2%,3%,4%,5%,6%;
(3)测定地层温度下生物纳米解堵剂的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纳米解堵剂包括:甲酸、丙烯酸、柠檬酸、脂肪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纳米转向剂为由改良菌株CP-3以糖类/淀粉类为碳源经发酵产生的微生物高分子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温度为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纳米解堵剂转向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字包括:生物纳米溶液名字、生物纳米溶液浓度与渗透率关系、聚合物地层保留时间与渗透率关系、注入井生物纳米溶液浓度、开始活动、数学操作、结束活动、井周储层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22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