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及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4062.0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3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胡书举;宋斌;冯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F03D80/00;F03D9/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江亚平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菱形 风轮 基本 单元 结构 模块化 机组 | ||
1.一种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呈菱形的桁架式支撑结构、分布在呈菱形的桁架式支撑结构的四个角的4台风电机组、连接所述桁架式支撑结构与单台所述风电机组的支撑/固定模块;所述支撑/固定模块为单台所述风电机组的机舱底部设置的连接模块,用于不同的单台所述风电机组与所述桁架式支撑结构互相连接,并且对单台所述风电机组形成有效的支撑和固定;所述桁架式支撑结构包括桁架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的各风电机组功率等级且规格一致;或者功率等级不同,根据实际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载荷特性进行优化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由桁架连接单元组成;所述桁架连接单元为角钢和钢板焊接而成矩形的承重单元,所述桁架连接单元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连接模块在机舱底部呈十字状固定,十字的中心在机舱重心竖直线上,以更好的对所述风电机组形成整体支撑,并且通过所述铰链可向左右两个方向延展所述桁架式支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菱形的节点处,所述桁架梁与单台所述风电机组的连接模块相连接,形成支撑;并且,从上向下连接时,所述桁架梁与单台所述风电机组的机舱间采用螺栓加紧连接;处于菱形的锐角处的不同所述桁架梁的夹角根处设有支撑连接件。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之一的所述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的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由1-6组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构成;由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按照排布规则构成所述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之间通过桁架梁连接,不同的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的单台风电机组之间采用抗弯强的桁架梁连接以形成连接支撑结构;当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超过一个时,设置加固整体支撑结构;所述加固整体支撑结构整体呈三角形,顶端两侧的桁架梁的上部均与所述塔架处中心的单台风电机组通过所述连接模块相连接,下部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单台风电机组通过所述连接模块连接,并且底端水平横梁与所述塔架的偏航支撑模块和左右两侧的单台风电机组相连接;所述偏航支撑模块固定于塔架基础下方,由回转轴承和回转支撑连接件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的角度根据所述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的空气动力学特性、重心、结构选择设定,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的各单台所述风电机组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机组的空气动力学特性选择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布规则,包括:
由1组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构成1台所述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或者,由2组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水平方向对称布局构成1台所述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或者,在2组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对称布局的基础上,在所述2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中部上方增加1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通过3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构成1台所述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或者,在3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的基础上,在中间1组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和左侧1组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的桁架梁延长线的方向增加1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在中间1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和右侧1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桁架梁延长线的方向增加1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通过5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构成1台所述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或者,在5组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对称布局的基础上,在中部2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的上方桁架梁延长线方向增加1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通过6组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构成1台多风轮风电机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菱形结构模块化多风轮风电机组的结构布局、整体平衡、重心和支撑连接及所述菱形多风轮基本单元的结构进行拓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40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