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85710.4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3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赛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10/12 | 分类号: | H02S10/12;H02S40/10;H02S40/32;H02S40/3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杜瑶 |
地址: | 230094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光 互补 发电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及系统,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风能发电装置和太阳能发电装置,其中,风能发电装置包括风扇扇叶和风能发电机,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用于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清灰的清灰机构,清灰机构包括雨水筒、活塞盘、调水孔、环套、弹性件、清灰板、联动件等结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所述的风光互补发电装置,还包括风光互补控制器、蓄电池、整流器、逆变器、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该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及系统可利用所收集雨水的重力变化产生驱动力,无需人为操作,自动对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进行清灰,保持光电转换效率,由此使得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够长期自主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一种新型能源发电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一般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蓄电池、控制器等部分。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够长期自主运行的最大障碍在于太阳能电池板容易被灰尘覆盖,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下降,因此需要定期对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进行清洗。公开号为CN2119752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集太阳能与风能于一体的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其可通过毛刷清理太阳能板表面的灰尘、雪或雨水等,提高太阳能板发电的效率。但是,该方案中清理过程还是需要人为操作,耗费时间,且太阳能板一般安装在高杆、建筑屋顶等位置,攀爬、清理过程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及系统,其解决了现有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需要人为去清理太阳能电池板灰尘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风能发电装置和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风能发电装置包括相连接的风扇扇叶以及风能发电机,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清灰的清灰机构,所述清灰机构包括上下贯通的雨水筒、活动设于雨水筒内的活塞盘、开设于活塞盘上的调水孔、活动设于雨水筒外壁且通过磁吸作用与活塞盘同步移动的环套、支撑于活塞盘底部的弹性件、活动设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清灰板、连接环套与清灰板的联动件;当落入雨水筒内的雨水量大于调水孔排水量时,雨水筒内雨水量增多并逐渐下压活塞盘,带动环套向下移动,当落入雨水筒内的雨水量小于调水孔排水量时,雨水筒内雨水量减少并在弹性件的支撑下使活塞盘逐渐复位,带动环套向上移动,在环套向下或向上移动过程中通过联动件带动清灰板沿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擦动,实现清灰。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扇扇叶由转轴以及设在转轴上的若干组空心半球型叶片组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能够进行伸缩、旋转、倾角调节的安装座进行安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雨水筒的底部通过安装架进行架设,雨水筒的顶部设有扩口状的收集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其中一组对立边沿均设有槽轨,所述槽轨内均设有滑块,所述清灰板通过滑块进行安装且清灰板内侧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接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联动件包括分别设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另一组对立边沿上的两组第一导轮,以及设于雨水筒外壁不同高度的两组第二导轮,以及将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依次套接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在两组第一导轮之间的带体与滑块移动路径平行且与滑块固定连接,传动带在两组第二导轮之间的带体与环套移动路径平行且与环套固定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雨水筒侧壁开设有排水口,雨水筒内壁活动设有密封环片以及位于密封环片上方的磁吸环,所述磁吸环用于将密封环片吸附定位在排水口的封堵位置,所述密封环片上设有若干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向上延伸穿过磁吸环后连接至活塞盘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赛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赛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5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